江苏扬州一名中学生骑车闯红灯,结果被一辆“抢黄灯”的轿车撞飞,还好不是头先着地,所以人无大碍。对中小学生而言,在道路上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无疑是“必修课”之一,今天(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守护安全成长”。为此,省交警总队也对江苏2020年7—16岁年龄段人群事故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家长及孩子以警示。
江苏中小学生出行事故大数据发布
江苏省2020年全年7—16岁年龄段人群事故情况分析今天“出炉”,从交通方式看,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64%、步行的事故占14%、骑乘摩托车的事故占7.6%、骑乘自行车的事故占6.6%、乘坐汽车事故占2%。
A:骑电动自行车事故数量最多
近年来,在涉及中小学生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引发事故原因第一位的是没有骑行非机动车资格而骑车上路的,占总数的18%,主要包括未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和未满16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等情形;第二位是非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占总数的16%,第三是逆向行驶,占总数的14.8%,第四位是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占总数的11.2%。
B:这样“步行”最易出事故
步行导致发生事故的违法原因主要是:未按规定横过机动车道,占步行事故总数约43%,主要包括不走人行横道线或突然折返、猛跑等情形。
C:乘车不能忽视“一盔一带”
此外,乘车人影响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头盔、乘车时将头手伸出窗外。
在3月26日召开的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李伟介绍:周末、假期、放学以后,涉学生交通事故比较多发,所以家长们要高度重视这些时间段内对孩子的监护。
快告诉孩子,远离这样的危险
江苏交警表示,希望各位父母在提升交通安全意识的同时,成为孩子们出行的“保护伞”,让孩子们“知危险会避险”,大家一起“守护安全成长”。
A:步行安全
1、别变成马路上的“危险种子”,横穿马路,在马路上突然猛跑或者停下、折返,都是非常危险的。2019年12月16日,江苏常州,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绿灯时小跑过马路,但因为口袋里的东西掉了,他又折返去取。就在这时绿灯变红灯,一辆三轮车因视线受阻,与小学生相撞,万幸的是孩子没事。事故中三轮车全责,小学生次责。
2、汽车旁边并不安全,汽车的盲区很多,汽车拐弯还会出现内轮差和外轮差,你知道吗?此前,江苏盐城,一辆重型厢式货车右转弯时,与徐某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徐某车上所载的孙女姜某(小学生)后抢救无效死亡。货车右转时没有仔细观察,电动车正好处于内轮差范围中,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B:骑行安全
1、等等,你还不能骑电动车,要知道16岁以上才可以骑电动车,更不要提开车了。2020年12月9日,徐女士驾车在无锡市江阴华士镇环东路转弯上辅路时,对面驶来一辆电动自行车,徐女士来不及反应,只能看着电动自行车撞了上来,等到电动自行车摔倒,徐女士发现骑行电动自行车的竟是3个未成年人,正当她想问下孩子伤势情况时,坐最后的一名小孩带头往后跑,还大声呼喊前面2人快跑,在徐女士反应过来前,3名小孩全跑了,现场只留下了那辆电动自行车。
2、头盔可能是“救命恩人”,看似简单的电动车事故往往造成骑车人生命垂危,因为没保护好头部。2021年3月23日,江苏省高邮市某中学年仅16岁的中学生胡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上学途中,由西向东行驶至高邮市城区建民路与平安路口交叉口时,因闯红灯与由南向北抢黄灯行驶的由李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相撞,轿车将胡某撞飞5米多远。胡某当时车上有头盔,却没有佩戴,万幸的是在被撞时不是头部先着地,这才逃过一劫。
3、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是摆设,千万别在骑车时闯红灯、逆行,或者在机动车道骑车
4、骑车时千万别分心玩手机,更别单手骑车、嬉笑打闹;此外,千万别骑车上国省道、高速公路。此前,江苏无锡光辉路上,一名女生骑电动车时玩手机看朋友圈,单手骑车,结果因道路颠簸突然摔倒,差点被经过的轿车碾压。所幸人没事,只是受了伤。
C:乘车安全
1、安全带也是“生命带”,正确系好安全带是非常重要的。此前,江苏常州一交叉路口,一辆面包车急拐弯时,车门瞬间打开。一个婴儿被甩出车外,掉在马路上。幸好,有路人及时将孩子抱起。孩子妈妈发现孩子丢了,赶紧寻来。警方提醒,12岁以下孩子乘车要配备安全座椅!
2、把头伸出车外?那一点都不酷,没人能预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高速行驶中突然伸出身体非常危险。3月23日,苏州太仓,民警发现一辆小车的左后侧车窗内探出一个人影,仔细一看,一名孩子将半个身子探出了窗外且坐在了窗框上,并有继续向车顶爬动的迹象。民警立即上前拦停车辆制止,孩子母亲则表示当时正在专心开车,并未发现孩子的危险行为。
3、下车怎么走有“讲究”,下校车、下公交车后一定要从车后方观察通过,切勿从车前面穿行。
南京交警“送"安全进校园
看到这些案例,是否觉得触目惊心?其实在我们参与交通的过程中,许多隐患就埋伏在身边,一个不留神就很有可能遭遇危险。中小学生还在学习成长的阶段,除了学习文化课程安全学习同样非常重要,教会孩子们“知危险会避险”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而营造一个“守护安全成长”的环境也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责任。通讯员 苏交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