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被执行25元始末:微信用户遭举报后封号起纠纷,为案件受理费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4-25 17:40:26

4月25日上午,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5元的消息引发关注。这是一起什么案件,为何执行标的仅为25元?引起网友的好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获知,这是一起因封号引起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执行标的25元为南山法院判决由腾讯公司负担的案件受理费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在肯定微信账号自助解封设置好友帮忙验证程序的同时,提醒腾讯公司“在与用户产生纠纷时,应当耐心、详尽地向用户作解释说明,不断提高和改善服务方式。”

被举报涉嫌发布赌博信息,封号用户起诉腾讯索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检索发现,这起执行案件的立案时间为4月23日。这也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目前唯一能查询到的一起执行案件。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对25元的执行标的感动好奇,网友们纷纷表示,“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第一眼以为是25万元!”

根据天眼查梳理的案件审理流程,这是一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该案的二审判决书。


2018年7月15日,吴某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支付宝新人邀请二维码,当日,腾讯公司接到举报后将其微信账号封号。账号处罚说明载明:“封禁类型:封号2天,请于2018-7-17重新申请解封;被封原因:被多人投诉并确认有违规行为”。

吴某将腾讯公司诉至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确认腾讯公司在2018年7月17日之后的封号行为违反服务协议和封号2天的处罚侵犯自己的使用权;判令腾讯公司解封自己的微信账号,恢复自己的使用权;判令腾讯公司赔偿自己失去微信账号使用权和无法使用微信账号登陆关联账号的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5500元、不能使用微信账号理财通赎回基金造成的亏损278.81元、诉讼必要费用2000元;判令腾讯公司承担诉讼费。

腾讯公司称,吴某的微信账号被封系因其他用户举报该账号涉嫌发布赌博信息。对此,吴某表示自己未发布过赌博信息,只是在朋友圈发了支付宝新人邀请二维码。

一审未支持赔偿主张,判决腾讯支付25元案件受理费

本来封号时间只有两天,在在解封时却遇到了麻烦。

腾讯公司为微信账号自助解封设置了好友帮忙验证程序。吴某表示,自己联系了微信好友帮其解封微信账号但未成功,自己也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腾讯公司申请解封也未成功。对此,腾讯公司称吴某未遵循正确的自助解封步骤申请解封。

记者注意到,判决书中表明,腾讯公司于庭后提交的违规信息记录系经过编辑的文字记录,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原始记录……“因此,腾讯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吴某违反了服务协议的约定发布了涉嫌赌博的信息。”

南山法院认为,腾讯公司为微信账号自助解封设置的好友帮忙验证程序,可以有效快速地验证用户身份,以遏制微信账号被恶意使用。因此,吴某在2天查封期结束后,仍未成功解封微信账号,腾讯公司对此并不存在过错。

法院同时表示,“但腾讯公司也确需考虑增设微信自助解封的途径,使用户有多种自助解封途径可以选择,完善处理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关于吴某主张腾讯公司赔偿损失费和精神损失费5500元,法院认为,因其未提交相关证据证明有实际损失产生,腾讯公司对吴某的微信账号无法解封不存在过错。法院还认为,腾讯公司为查封的微信账号提供了提取微信钱包里剩余财产的途径,对此不存在过错。

据此,南山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腾讯公司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解封原告吴某的微信账号;驳回原告吴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5元由被告腾讯公司负担。

二审法院:腾讯行为合乎公共利益,建议提高改善服务方式

吴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中,腾讯公司称其于一审开庭后、一审判决作出前已主动对涉案微信账号解封。

深圳中院二审认为,虽然腾讯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吴某违反了服务协议的约定发布了涉嫌赌博的信息,但现实中一些微信账号确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及被盗号和被恶意利用的风险,作为网络服务商的腾讯公司为了维护文明健康、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实施的相关行为,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合乎社会公共利益。

深圳中院驳回吴某的上诉请求,维持了原审判决。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南山法院在一审时建议腾讯公司考虑增设解封途径类似,深圳中院也在判决书中指出,“现今互联网的发展迅猛,腾讯公司确需考虑增设微信自助解封的途径,使用户有多种自助解封途径可以选择,完善处理流程,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在与用户产生纠纷时,应当耐心、详尽地向用户作解释说明,不断提高和改善服务方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