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盲人旅行家曹晟康:用心灵的“眼睛”去”看”世界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6-03 15:14:22

“很高兴认识你,虽然我看不到你,但重要的是,你看见了我。”这是盲人旅行家曹晟康与人初次见面时必然会说到的“招呼语”,这句话也曾一度支撑他走过6大洲38个国家,并登上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最近,他到苏州平江路的友苏美术馆“欣赏”市井人物画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他进行了面对面采访。环球旅行、体育运动员、登山、攀岩、自主创业、作家……“斜杠”青年曹晟康,在很多领域进行了突破。一位“盲人”凭什么比正常人还优秀?他的答案是,挑战和尝试给人带来快乐和力量。“身体生病不可怕,我的精神意志是正常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摄

人生大起大落

第一次旅行竟是为了“赴死”

曹晟康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安徽淮北的一个小村子里。8岁时,遭遇一场车祸后,他逐渐失去视力,从此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因为眼睛看不见,受尽了欺负,周围的人嘲笑我,说我没用。我发誓要做个有用的人。”为了摆脱被嘲笑,他离家出走过,几次要跳河,强烈的求生欲竟让完全不懂水的他,学会了狗刨式游泳。父亲建议他像其他的盲人一样,去拉二胡,但他不感兴趣。他去装修队搬砖头,把手砸出血泡,因危险系数太高总被拒绝;他想向“心中的榜样”学习,满怀信心千里迢迢去找到人家门口,却吃了闭门羹,他垂头丧气离开,发誓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出个模样来,“以后成为别人的榜样后,我可不能这样冷酷。”

当时,收音机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在收音机里听说,盲人可以去学推拿,于是立即去学。三个月学成之后,他将第一个的工资,一半邮寄回家,告诉爸妈自己有用了。“那天晚上,我买了两个菜、一瓶啤酒,一边吃一边落泪,我终于有用了,能养活自己了!”

后来,曹晟康又去贵州学了苗族正骨,后来在北京开了一家推拿正骨按摩店,很快又开了3家分店,创业小有成就。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体育运动,短跑、柔道等,在残运会上,拿到过200米跑的铜牌。练柔道进入国家队之前,因肋骨摔断告别赛场。

“有人告诉我买股票能赚大钱,我就没心思做生意了,把店卖掉,把存款拿出来,全部买了股票,2008年的股市震荡让我几近倾家荡产,女朋友也离我而去……”曹晟康说,“十几年的奋斗转眼成空,非常消沉,一个朋友说,听说拉萨很美,你这些年一直跟命运抗争,难道不想在死之前去那里看看吗?”于是,怀揣着“赴死”之心,曹晟康开始了第一次出门旅行。当他跌跌撞撞到达布达拉宫时,周围人说“真了不起,居然是个盲人”,他仿佛听到了最美的声音,突然就想通了。“一个自卑的瞎子死在了拉萨,而回到北京的是重生的曹晟康。”他说。

受访者供图

后来他用4年时间走遍了中国,随后又开始全球旅行,去过6大洲38个国家。

耳听鼻闻手触摸,

他对世界的体验比正常人更深刻

一个盲人,怎么看世界呢?他能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呢?曹晟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自己只是丧失了视觉,但触觉、听觉、味觉等都还在,不能用眼睛看,但却可以用心感受,不同地方的花香、清风不同。“我可以在脑海中,将绚烂的世界勾勒出来。”

只会三个英语单词(yes、no、ok)的曹晟康,是怎么环游世界的呢?曹晟康说,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我是第一个登上乞力马扎罗山的中国盲人。”曹晟康说,当时没有朋友陪同,只有一个向导带路。“语言不通,我就想办法。定闹钟时,我摸向导的手指,六个手指代表六点出发,闹钟的问题解决了;向导开始时总拉着我胳膊爬山,我俩不停地摔倒,后来我想了个主意,在他腰上系了一个铃铛,我听着声音前进;吃东西也用手触摸的方法解决。”

受访者供图

曹晟康“运气不错”,因为他遇上了雨天。“快登顶前的几个小时最难,零下20摄氏度,我冻得瑟瑟发抖,想喝热水,可是向导给了冰水,因为老外喜欢喝冰水。喝完冰水我开始呕吐,向导拉着我要下坡,我摆了摆手。”曹晟康表示,自己从小不服输,美国盲人能做到的事,中国盲人也一定行,不能前功尽弃,于是摔倒无数次之后,终于在2016年10月5日早上6点多,他登上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2米。

受访者供图

“在旅行中,总能感受到人性之美。”曹晟康说,去巴黎卢浮宫时,工作人员得知他的经历后,不仅给他免了门票,还拉着他的手摸了部分雕塑。“里面都是世界级的宝物,我摸了9座,高的七八十厘米,矮的十几厘米。我以为都是石头雕刻的,但其实不是。参观完毕,工作人员还给我了热情的拥抱。”曹晟康说,正是这种人性之美促使自己不断走下去。

在不断的旅行中有什么感悟呢?曹晟康表示,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路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旅途才充满了魅力。“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永不服输,

想带领更多盲人小伙伴实现梦想

一直生活在黑暗里的一个人,仅靠自己就能实现梦想,走出国门,参加运动会,当帆板运动员等,后来又将经历写成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曹晟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大概是源于自己永不服输的精神状态。“我是一个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人,我觉得很多人对未来以及对于未知是存在一些恐惧的。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在我看来,人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曹晟康说,自己经常磕磕碰碰,摔到头和膝盖,但是无论是练帆船还是登山、攀岩,掌握技巧后就能减少失败的几率了。“就像小朋友学走路一样,第一次容易滑倒,但慢慢就走稳了。”

受访者供图

曹晟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之所以风餐露宿却还在路上,是因为用承诺把自己约束住了。“承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比如我要登上山顶,我要让别人看见我,我是一个行动派,在行动的过程中,见到了很多没见过的人,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这都是收获。”曹晟康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未曾谋面的朋友,经历已让自己与过去达成和解。“那些讽刺,那些曾让人喘不过气的嘲笑和愚弄,都烟消云散了。”

曹晟康曾经组织过盲人梦想团,帮助其他盲人一起走出家门,走向外面的世界。“我们攀登过雪后京西古道,还曾去朝阳公园攀岩、周边行走、爬山等。”曹晟康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最开始他们很恐惧,不敢爬,但后来在鼓励之下都爬上山顶,他们写下感言,感谢带他们走出了盲人小圈子,融入到了社会和大自然中。“一些视力正常的朋友也常约我去徒步,他们戴上眼罩,体验我们的世界。”曹晟康说,虽然看不见,但盲人朋友向往幸福的心与大家是一样的。

喜欢攀岩、玩帆板……

他说,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勇敢地去征服它!”曹晟康告诉记者,自己喜欢爬山、攀岩等,喜欢尝试新事物,这些经历和尝试能让人获得快乐和力量。“我喜欢运动,运动不仅给人带来健康,还给人带来精神和力量。”此次到苏州,曹晟康不仅“欣赏”了画家谢友苏的市井画,还去体验了攀岩等项目。当谢友苏本人将自己画的展现内容、文字以及亮点和创作初衷告诉曹晟康,他边听边抒发感想,表示太有趣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摄

这些年,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看过世间的人情冷暖,曹晟康所认为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他说,内心怎样,世界就怎样。“你的内心充满阳光时,它就是阳光灿烂的,你的内心黑暗时,你看到的世界也是黑暗的。”曹晟康说,经历让自己成熟。“我学成一门手艺,养活了自己,我也用自己的经历、故事和出的书,鼓舞了很多人,在我看来,人的精神意志比生病以后的身体还重要。”曹晟康说,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挑战无处不在,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要有一门手艺,有收入就有尊严,用敢于探索的勇气代替怨天尤人的怨气,突破生命的局限,活出想要的自己。

曹晟康告诉记者,此前也曾在旅行时到过南京,且来过七八次。“南京的长江大桥、中山陵、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登过中山陵的台阶,非常高。南京的盐水鸭和鸭血粉丝也不错。”曹晟康说,自己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因此有一个女儿,现在女儿正在南京读大学。“她喜欢南京,是自己选的,我没干涉!”他告诉记者,会让女儿去做她想做的事,也让女儿找到自己喜欢的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摄

快问快答:

L=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C=曹晟康

L:您平时怎样度过闲暇时光?

C:我喜欢各种运动,游泳、爬山、攀岩、帆船等。喜欢听古典小说,还喜欢练书法。

L:您认为,在旅行中,最难的是什么?

C:旅途中最难的是决定“出发”,很多人都说等有钱了,有时间了去旅行,去看朋友,可是等来等去,最终未能成行,所以决定做一件事,就立刻去做,是我对人生的感悟。

L:下一步您有什么打算?

C:科技在进步,残障人士也不能落伍,我还准备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此外,疫情之后,再去国外走一走,感受其他地方的风土民情,拥抱不同地方的文化。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李冲

视频 摄影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戎毅晔

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