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写条”“快乐月末”…… 南京这所小学的“作业育人”好有趣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6-17 22:45:11

今年4月份,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条要求”,包含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实现“减负增效”!记者了解到,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在作业布置上有很多创举,例如颁发“作业免写条”、无任何作业的“快乐月末”、利用“快乐月末”开展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研究等等。

通讯员 耿姗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高一鑫

得到一张“免写条”如获至宝

“快乐月末”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怎样可以获得“免写条”?“快乐月末”真的一点作业都没有吗?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四(1)班的冯壹琪告诉记,他们平时作业做得好,就可以得到一颗星,集满十颗星就可以换一张“免写条”了,能得到“免写条”感觉特别开心。“我会把‘免写条’像宝贝一样攒起来,等到家里有急事来不及写作业或者期末的时候用,这样我就可以把时间空出来复习自己想要复习的学科。”

三(1)班的宋天辰告诉记者:“‘快乐月末’是我们最期待的周末,因为没有作业,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有时候我会在家看看书看看电影;我特别喜欢下围棋,有时候会跟电脑或公公下围棋;或者在公园里骑自行车看风景;妈妈还常带我去吃好吃的。”

三(3)班的陈墨玄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快乐月末,一点作业都没有。那在快乐月末我们干什么呢?当然是玩咯。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约几个小朋友到小区的广场上玩,有时候下雨了,我就在家里玩乐高。”

免写条制度

让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提升了老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芳草园小学分管综合学科的教导主任余林告诉记者,芳草园小学坚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各学科都有严格的作业管理制度。“我们英语学科倡导老师们去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以及弹性作业,也倡导老师去布置跨学科的融合性作业。”

“我们实行了‘免写条制度’,老师们会以每一次孩子们的作业打星去累计,满十颗星的孩子就可以免一次作业。对于学习有进步的孩子,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具有特色的免写条。例如,本单元学习非常优秀,课堂表现非常出色,可以得到一次免写的机会。通过这些创举,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同时也让我们老师的自主作业的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余林介绍,除了作业免写,他们还有全校性的“快乐月末”。孩子们可以利用“快乐月末”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去看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去看自己喜欢的英文动画或者是原版电影。同时,老师会结合学校的“三分钟演讲”,让孩子将自己在月末的收获分享给同学们。

创意作业

“快乐月末”开展劳动教育、综合实践


芳草园小学分管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导主任梁珊表示:“自从统编版教材使用以来,我们语文学科就立足统编版教材,开展‘快乐月末’活动。比如说,教材要求孩子们去了解中国的伟人,办手抄报,我们就利用‘快乐月末’组织孩子们通过‘同伴合作、多人合作’的方式,一起去研究中国的伟人,了解他们的了不起的故事。又比如说五年级有个单元,要孩子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就利用‘快乐月末’的时光,邀请孩子们一起了解汉字、猜字谜、展示书法等,在快乐月末当中畅游汉字王国。”

梁珊说:“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围绕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低年级孩子学习垃圾分类,中年级同学剪纸作画来装饰自己的家,高年级同学走进厨房学做一道菜,走进房间学习做家务活。此外,我们综合实践学科还结合节气进行探究,抓住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比如说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我们学校的各年级孩子都展开了有主题的实践探究。低年级的同学了解端午故事,听端午习俗;中年级的同学看端午赛龙舟,学习包粽子;高年级的同学学做香囊。在浓浓的文化当中,感受端午节气,过了有意义又丰富多彩的‘快乐月末’。”

实验研究

“快乐月末”玩益智玩具,开发实验工具


芳草园小学分管数学学科的教导主任张缅告诉记者,“快乐月末”,学校鼓励孩子们去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充分地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他们会自主地去进行一些实验研究,有的孩子会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还有一些孩子会形成数学小分队,以协商的方式集体共赢,取得了不少以报告形式呈现的成果。

“另外,我们学校有关于数学实验的江苏省规划课题。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是动手动脑相结合,拼一拼,折一折,搭一搭已成常态。在‘快乐月末’的时候,我们会将学校里的数学益智玩具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带回家,边玩边思考,还能思考出一些数学的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很多知识需要借助工具将思维的过程可视化。在‘快乐月末’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自主地去开发、制作一些实验的工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到了几百份作品。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公众号‘能豆豆数学实验’,给孩子们提供了动手动脑、交流展示的平台,我们希望智慧从孩子们的指尖生长。”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