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一推卫生间的门,立刻响起“请您不要在卫生间里吸烟”的提示音,25日亮相京沪高铁的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手机充电更方便,在服务设施上增加盲文标识,服务更人性化。
25日,随着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扩大至京沪等线路。走入车厢会发现一等座增加了电动腿靠,增大了头枕的调整,二等座椅靠背上增加了USB充电接口,这意味着座位上每个人都可以充电。卫生间设置智能照明,当检测到有人进入后,可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并且会连续响起“禁止吸烟”语音提示音。餐车里增加了自动售货机,摆满了各种饮料,可以刷码购买。
这是京沪公铁公司为了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举措。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运营至今年6月30日刚好满十年,这条高铁线路连接了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全线途经7个省市,整体经济比较发达,所以被称之为“黄金通道”,客流相对旺盛。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邵长虹25日表示,十年来京沪高铁客流连年大幅增长,尽管不断增开列车(除沿线7个省市外,还有其它18个省市向京沪高铁开车),但上座率仍然稳中有升(75%左右,最高日平均95.1%),年运量纪录不断被刷新,2014年突破1亿人次,2019年突破2亿人次,去年受疫情严重影响仍运了1.3亿多人次。今年五一创造了日运79.8万人次的新高。
邵长虹表示,随着科技进步,京沪高铁的运能可以不断增加,最初复兴号列车是8节车厢,之后重联变成了16节。因为京沪高铁运量比较大,客流需求比较大,为此国铁集团特意打造了17节超长编组。未来会持续加大投入,研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优化运力,更多开行时间点好速度快的列车;同时持续改进服务,满足旅客更多需求。
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高铁第一股”,以京沪高铁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平安资管)为代表的保险资金联合体持股比例达9.98%,为第二大股东。
平安资管委派董事万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十年中国高铁发展远超过其它国家,中国的高铁发展远超过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各部门沟通协调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是其它体制所不具备的。根据介绍,京沪高铁投资2000亿元以上,全线长1318公里,跨越多个省市,涉及多方面利益,没有地方政府以及各方支持是不可能建成的。
2007年京沪高铁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开工建设,国务院部署了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筹措建设资金的总体思路。但彼时的中国高铁刚刚起步,多家金融机构对是否参与京沪高铁投资持谨慎和犹豫态度。万放表示,作为社会资本进入京沪高铁是非常不容易的。平安集团最初在是否投资京沪高铁也存在不同意见,主要争议点有2007年中国的高铁技术行不行,是否具有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前景;其次原铁道部是否会利用大股东的优势对作为小股东的社会资本形成一定限制,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
作为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中国铁路投融资改革的探索者,十年过去了,平安资管取得了预期效果,万放表示,“京沪高铁是所有的铁路资产中最优秀的资产之一,最终我们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我们对京沪高铁的投资感到非常满意,也对它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京沪高铁公司总会计师温伟明同日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公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在同行业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实现营收252.38亿元。2021年。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57.44亿元,同比增加了11.7%,体现出强劲的收入韧性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