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二代” 杨玏演绎北漂新生活:我爸是我见过最乐观的人
来源:紫牛新闻
2019-12-06 18:40:34

“一直以来大家介绍我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会说这是杨立新的儿子,有时候在大街上人家叫不出我名字的时候就会那么说,但其实我不会太注意这些,因为是事实嘛。”提到演员杨玏,不少观众会自动为其贴上“星二代”的标签,头顶父亲杨立新实力戏骨的巨大光环,杨玏本身的闪光之处似乎鲜少被人看到。

事实上,浓眉大眼、阳光温和的杨玏不止遗传了杨立新外形上的优点,在多部热播影视剧中挑梁男主的他,有着丝毫不输父亲的精湛演技。网剧《匆匆那年》中,他是青涩爱耍贫嘴的“少女杀手”陈寻,明媚耀眼照亮着无数人青葱灿烂的少年时代;剧版《致青春》中,他是背负期望的“腹黑学霸”陈孝正,孤僻清冷却身陷名利爱恨纠缠之中;刚刚杀青的都市情感剧《三十而已》中,他颠覆形象化身“都市适嫁男”,在婚姻家庭围城中辗转;在明年即将上线的古装大剧《孤城闭》中,他又挑战了北宋宰相、一代贤臣韩琦,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奉献一生。可以说,一人多面的杨玏,对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精准深刻,不仅被网友称赞为“最强星二代”,还被编剧宋方金盖章为有演技傍身的“演二代”。

最近,由杨玏、啜妮主演的《热爱》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这部集聚了刘敏涛、张晨光、牛莉、梁冠华、吕中等72位实力派演员的都市欢乐大剧,一开播便备受好评,而杨玏饰演的上进青年“尚晋”,更是凭借爆棚的正义感、逗趣幽默的个性,被网友直赞“真实接地气”“欢快又有趣”。近日,杨玏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专访。

哲学青年“热爱”人间烟火

北漂不焦虑“上进”对抗生猛生活

《热爱》从一个小家庭的诞生讲起,将两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及其社会家庭关系网相互交织,围绕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展现出北京市井最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剧中,杨玏饰演的尚晋是勾连整个故事社会关系大网的关键一环,哲学系毕业的他为了爱情留在了北京,并在女友所住的幸福里九号社区做了一名调解员。这一特殊的职业身份,既拓宽了叙事范围,又成了《热爱》铺陈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各种跳进跳出“围城”状态的独特视角。“因为他的职业注定了他要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与不同的人接触,去遇到很多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去化解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杨玏说道。

一面是哲学专业的曲高和寡,一面是社区调解员工作的朴实平凡,为何如此设置,又该如何平衡专业和工作所赋予的人物气质,杨玏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答:“哲学确实比较的形而上,但并非无实用之处,尚晋就很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巧舌如簧地去帮人们化解一些问题,也得益于他的专业,让他能有灵敏的反应能力,才思敏捷能够瞬间想很多办法。”

《热爱》脱胎于人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以北京一个小区中邻里之间的你来我往,延展到人与人、人与城、人与时代情感的关怀。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自己热爱的城市诠释身边熟悉的故事,除了亲切,杨玏也自言收获新的历练和思考。“我已经好多年没拍北京口的戏了,这一部的每一段情节,人跟人之间互相接触的方式、产生问题的根源,包括如何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对我来讲都是很好的思考过程。”他还笑言自己和尚晋有不少共通之处,“比如说我俩都是特别乐观的人,就是凡事愿意往好处想,这一点挺好的。”

除了尚晋社区调解员的职业身份,“北漂”亦是其抹不开的标签,而少年时代便独自留学在外的杨玏,对角色所处的“漂泊”之境显然有着更深刻的共情。“虽然漂泊的状态不同,但心理上是会有一些共通的,可能就是会感到不安全,对这个城市没有完全融入。”杨玏解读道。“尚晋比较传统,什么时候和女朋友结婚、买不买房对他而言是一个问题,他会觉得有了房才能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而一旦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他就没有了安全感或者归属感,就会钻牛角尖钻死胡同。”不过,相较于网络上泛滥的“北漂焦虑”,以尚晋为代表的“北漂”显然更为积极,他们用更加上进乐观的心态,对抗着生活的生猛捶打,释放着对生活和未来的无限热爱。

搭档吕中、梁冠华“做梦都没想到”

《热爱》像剧院后台“减压又减肥”

《热爱》原名《新围城》,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婚姻、恋爱、创业、时代里简单的进进出出,更多的描摹了当下都市生活中不同职业、不同状态的人们在心里上所面临的困境、焦虑与选择。但《热爱》又与以往或精英化人设、或家长里短的都市剧都不同,“轻松幽默”是其最核心的概念,甚至有“减肥喜剧”一说。

对此,杨玏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它的剧情很紧凑,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演员和老戏骨,他们出现的频率是让人应接不暇的,再加上还有很多风趣幽默的语言,用大家最熟悉的北京话演出来,一定会特减压、特减肥。”而在表演方面,杨玏则用自己的“分寸感”,平衡着幽默与夸张之间的界限。“剧本和语言已经赋予了偏轻喜剧的元素,表演上就不需要再过多地追求喜感,忠于人物、忠于剧本踏踏实实把每场戏演好就行。”

当然,也得益于欢乐幽默的喜剧基调,《热爱》中的72位实力派演员,都贡献了自身演绎史上最具颠覆性的表演。而能和这样一群老戏骨搭档,尤其不少前辈还是看着杨玏长大的叔叔辈,表演上的流畅默契也自然而然地生发开来。“比如梁冠华老师,我从小在剧院长大,他既是我父亲的同事也是邻居,所以很熟悉。每年他的话剧我是逢演必看,因为一定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业务上的细节。”他还直言,能和梁冠华等一众前辈搭戏,除了高兴更多的是过瘾。“因为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机会跟他合作,包括演我奶奶的吕中老师,我真的做梦也想不到,这些都是在我父亲嘴里讲故事的时候才听到的名字,就是过瘾,每天都特高兴。”

剧中,梁冠华饰演尚晋的父亲尚得志,一个操着山东方言朴实直爽、大大咧咧的粗放型男人,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甚至不惜举家搬迁来到北京,由此与自己的亲家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从亲切的“梁叔叔”变成满口地道方言的“山东大汉”,杨玏却笑言自己并不会笑场,反而敬佩地表示这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业务能力。“我觉得演员能倒口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我之前从来没听梁叔说过山东话,但他说得特别正宗,挺佩服的,我也得好好练练。”

如果说合作老一辈演员带给自己的是业务上的精进和情感上的亲切,那么搭档啜妮等青年演员则是默契和欢乐。“虽然和啜妮老师是第一次合作,但我之前看过她的《我的前半生》,觉得她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而且年轻演员里边特别稳,是一个业务能力很优秀的人。”在杨玏眼里,《热爱》剧组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其乐融融,“那种气氛其实特别像在某一个剧院后台的感觉,就是大家没有那种都绷着劲、特别社会的感觉,而是过来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该聊天聊天,该开玩笑开玩笑,没有任何距离感。”

未来路长专注当下是关键

仰望父亲“乐观认真”影响最深

身为“星二代”,杨玏并未早早地涉足演艺圈走年少成名之路,而是22岁从美国杜克大学戏剧系毕业后,才正式开启自己演绎生涯。入行近十年,踏实、沉静、上进、演技好是业内外人士对杨玏公认的看法,然而被问及事业上七八年来的进步体现,他却只是用“熟练”二字简单地概括了自己一路成长的变化。“进步谈不上,可能就是褪去了一点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对业务更熟练,更能迅速地抓到重点。我知道未来路还很长,所以也还是得专注现在拍的每一部戏或者每一场戏上,这才是未来的方向。”

近两年影视行业发展迅猛,所谓的流量和演技似乎越来越成为观众口中相互对立的两面:一面是市场对流量的追捧,另一面是观众对缺乏演技的吐槽。但杨玏认为,二者从不对立,行业发展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评判,“这是两条不一样的标准,是可以平行存在的。流量不是坏事,演技也不是坏事,当然如果一个演员能够两者兼备,岂不是最好的事。”同时他也直言,无论各行各业,只有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才是立身关键。“流量这件事我控制不了,我只能控制自己的业务能力,控制这个所谓的演技,那就自己在这上面多努力多下功夫,把角色演绎好,把导演或者剧本希望呈现的细节给到大家。”

工作上受父亲的影响,严于律己、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认知,生活中的杨玏更是继承了杨立新乐观随和、自重自律的品性,言谈间尽显谦和之风以及对父亲的尊敬。“我爸是我见过所有人里边最乐观的,他老说的一句话就是‘没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另外一个我努力想从他身上学习到的就是认真,他是一个凡事都极其认真的人,一个会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努力做到最好的人。”

杨玏常年拍戏奔波在外,虽然父亲并不会主动给他工作上的建议或指导,但在杨玏心中,父亲一直是那个指引自己的灯塔和领路人。“我要是有什么问题想不通了或者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实际问题,都会直接跟他说,他会迅速给我一个能够满足我的答案。他在专业上确实是我比较仰望的,所以每次给我的答案都能一针见血。”

至于是否期待未来会和父亲同台表演,杨玏笑着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当然期待,我觉得如果能和他一块排个话剧,哪怕是他排话剧我看着,对于我来讲都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过程。当然如果能一块演,每天在业务上直接跟他交流,应该会特别幸福,期待有这么一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