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闻评论员尹武,本期“紫牛聊斋”,我们来聊一个可能是军事发烧友感兴趣的话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6月24日,在联大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一场有关马尔维纳斯群岛内容的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代表中国政府发言,表明坚定地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中国政府如此态度的原因也很简单,马岛属于阿根廷是联合国决议,早在1965年,联合国大会就首次审议马岛主权争议问题,并通过了2065号决议,将这一问题纳入“去殖民化”的范畴,敦促双方以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谈判。到2022年,就是“马岛之战”结束40周年,今天的80后、90后、00后,可能对这场战争不太了解。但这场战争,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甚至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进程也有影响。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这场战争,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进行的这场“马岛之战”,英国和阿根廷打了74天。最终,英军以死亡258名军人的代价,重新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死亡了649名军人。
马岛位于南美洲东部的海域,处于阿根廷的东南部,与阿根廷最近距离只有510公里,而与英国的距离是13000公里。起初,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西班牙在统治,英国人在此期间占领了马岛。后来阿根廷建国以后,一直主张收回马岛的主权。1982年3月,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这是一位铁腕的军事领导人,采取强硬的手段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刚才说了,马岛距离英国有13000多公里。如果采取军事行动,必须要依靠海军,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当时的英国海军的力量已经日落西山。英国仅有的两艘航母,“竞技神号”和“无敌号”,一艘即将退役,一艘即将卖给澳大利亚,所以阿根廷估计英国绝不会劳师动众,跑大半个地球,来到马尔维纳斯群岛打这一仗。他们认为,英国不会仅仅为了“一个面子”去打这一仗。但是这个预判,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英国在得知情况后,立刻全国动员,国会在当天就通过了宣战令,即将退役的“无敌号”航母披挂上阵,在24小时之内组建的特混舰队就向马岛出发了。经历了74天的作战,6月14日,阿根廷驻军司令梅兰德兹少将向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摩尔少将投降,9800名阿军成为战俘,另有4167名阿军被堪培拉号远洋班轮遣返回阿根廷。这场战争过去了将近40年,英国政府下令,有关这场战争的具体的情况将会在2082年解密,距今还有61年。
今天我们再回顾这场战争,仍然能有些感慨。打仗除了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以外,还要考验一个国家的“朋友圈”的实力,以及“朋友圈”坚定的支持度。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当时英国“朋友圈”的力量。当英国决定开战以后,一批西方国家表示了支持,美国向英国的远洋特混舰队开放了相关基地,提供物资,油料供应。并提供气象情报等军事情报,而且美国也派出了一支航母舰队,在战场的周边游弋。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它这个举动表明,如果有什么其它国家过来搅局的话,那美国这个航母舰队摆在那里,其用意不言自明。
反过来我们再看阿根廷,阿根廷在这场战争中也有一些亮点,比如说,1982年5月4日,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战斗机用飞鱼导弹击毁了英国的一艘非常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造成英军20人死亡,24人重伤,“谢菲尔德号”残骸漂浮在海面上燃烧了6天才沉没。可惜的是。阿根廷的飞鱼导弹是从法国进口的,在战争开始以后,法国终止了向阿根廷供货,尽管阿根廷已经付过了钱,法国仍然拒绝供货,并且把飞鱼导弹的技术参数提供给了英军,使英军有了更好的防备。此时,阿根廷的“朋友圈”已没有敢出头帮忙的人了,所以,仗打到后期,阿根廷处处捉襟见肘,除了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外,“朋友圈”的力量不够强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最终,阿根廷以战败结束。军事强人加尔铁里也由此下台。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也差点影响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进程?1982年,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趁着在马岛打了胜仗的余威,来到了北京,见到了邓小平。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这个问题上,还想使点花招,但是完全碰了一鼻子灰,小平同志明确告诉他,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如期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是没有任何谈判回旋的余地。撒切尔夫人心事重重地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在台阶上跌了一跤。
有人说,马尔维纳斯群岛距英国有13000公里,英国人能不惜代价派一支特混舰队夺取它,而香港距英国只有1万公里,为什么英国人不敢采取这样的军事强硬手段?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中国不是阿根廷,中国强大的国力,举世瞩目。香港也不是马岛,不是孤悬在海中的一个岛,而是一个与大陆土地接壤的半岛,解放军作战有了很大用武之地,英国人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用军事手段去阻止香港回归。
战争比拼的是国家整体实力。也比拼的是民族意志。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常常提到的《孙子兵法》,有人总以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是出奇谋,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孙子所说的计,不仅指的是奇谋,更重要指的是计算。计算对抗双方的实力,在准确地摸清对方和自己实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当年马岛开战的时候,阿方错误地估计了对手的实力,所以有此惨败。
今天有人说,假如“马岛之战”重新来一次,双方的胜负是不是会改变?这个也很难说,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双方的整体实力,包括双方拥有的“朋友圈”实力。在认清彼此整体实力的基础上,再做战略决策,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会重演历史的悲剧。
摄像:杨恒国 朱信智 陈金刚 丁皓宇
剪辑:吴嘉星(实习)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