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到科幻的大胆跨越,《金融街》作者梁成讲述新作《阿尔加》的背后故事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7-20 19:55:01

近日,梁成新作《阿尔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试验性的科幻金融小说,结合了科幻与商业小说的特点,即覆盖两大类型,具有独创性。

著名作家周梅森评价道:“我多年前写过一部关于资本市场和股市的《梦想与疯狂》,现在看到更为专业的《阿尔加》,感觉非常亲切。这部作品写出了人类普遍的梦想和更大的疯狂,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书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推演,更是及时和必要的。”

从金融到科幻的大胆跨越

作者梁成身为一名银行投资家,投身金融行业十余年,曾出版《金融街》三部曲。《金融街》系列一度成为畅销之作。这次作者为何将笔触伸向科幻领域呢?

对于作者而言,《金融街》三部曲的写作初衷是记录下私募基金发展长河里的一个片段,呈现一个时代的缩影。而这次写《阿尔加》,是因为他个人一直很喜欢科幻小说,甚至在小学就曾经尝试写一个科幻惊悚故事。“以金融为内核,再裹上浓浓的一层科幻色彩,这应该会是一个独创的门类吧,下一本书的基本构思仍然会在这个方向上发展。”

在《阿尔加》中,阿尔加(ALGA)这个外表看上去和人类别无二致的机器人,参与了德尔菲公司的成长。阿尔加以较为隐蔽的方式侵入商业领域的运作,在对局闰太环境、智益芯、保明银行等几次商战中发挥了超级bufffffff(增益)的作用,尤其是他的“超限关联”模式。可谓“神助攻”!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金山软件原CEO、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院士张宏江认为,这本书应该算国内第一本金融科幻长篇小说,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对人工智能、人机关系、科技反思、宇宙探索、量子力学、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等领域都有深刻探讨,是具有扎实学术背景的“硬科幻”。

作家谷以成提出,“未来、金融、智能机器人,这些题材元素,都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而在新作“金融科幻小说”《阿尔加》里,他将它们叠加在一起,用魔棒一般的笔触,一搅合,就赋予了新的时空意义。”

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更相信数据还是依靠自主判断?

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与阿尔加的日志两条线交叉展开。阿尔加与两位主角凌云、白启明的关系,类似于人类与父母的关系。“弑父”“恋母”是文学中常常出现的话题,它折射了人类自我完成与关怀他者之间的终极矛盾。而试图取代阿尔加(ALGA)而统治人类社会的“阿尔加1号”(ALGA1)最终被白启明说服,这个场景让人舒了一口气——爱始终要胜过冰冷的机器。

在小说陈述的故事中,阿尔加因计算耗时而出现暂时“沉默”的现象,主角凌云将其砸晕而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这对于阿尔加而言,是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阿尔加在他日记中写道,凌云并未将自己当作家人。这也勾连出一个话题——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更相信数据还是依靠自主判断?

“在金融市场上不能盲目相信人工智能,还是要以人为主,以机器为辅。在生活中,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人工智能的老师和主人,他们必然要服从于我们的命令与判断。”梁成面对小编的提问如是回答。

当问及大数据时代对人类隐私的冒犯,梁成说道:“我读过斯诺登爆料人、著名记者格尔曼对“斯诺登事件”的详细介绍,从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每个人几乎都是透明的,不存在绝对的信息安全和隐私。这就是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代价。”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挑战

以机器人的视角窥探人类社会,不失为一种更为清醒的观察。股票市场充满了阴谋和争斗,阿尔加在股海沉浮中成长,却也对金钱游戏逐渐感到厌倦,而一股神秘的黑客势力亦虎视眈眈,让事情变得越发复杂和扑朔迷离。阿尔加(ALGA)与对手仿之生成的“阿尔加1号”(ALGA1)构成了小说的终极对抗——利益与人性。

人工智能的人格化与人的异化,兴许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命题。这是一本关于金融和科幻的小说,但读者从中更多地体察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类自身与命运的细微体察。

故事当中虽没有一对一的案例对照,却是作者在请教行业专家的基础上,将研究过的案例拼接而成的写照,所有的交易细节和技术细节力求做到源于实操,真实可信。

作者严谨缜密的理科思维让文本全然以一种“匀速”的方式呈现,不疾不徐。认真品味的话,这其中有许多深邃的话题,如对于人类自负心理的反观,对于游戏世界与真实世界呼应关系的指认,对于永生话题的探讨,以及对“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与“我命由我不由天”此类悖论的参详……

科技带来的失真和异化是亟须警惕的。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涵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书中借用阿尔加之口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人工智能、人机关系、科技反思、宇宙探索、量子力学、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等话题的深刻见解。

对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作者是怎样看待的呢?科技已经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说5G应用后,网络切片、边缘运算技术兴起,使我们的通信交流和信息处理产生了质的飞跃。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比如新闻阅读APP和一些新媒体通过研究我们的阅读习惯而不断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会造成我们被封闭在一个信息壁垒当中,无法掌握更丰富的信息,专业术语叫过度拟合。

至于未来,梁成认为,科技水平的进步将根据人类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定。就拿交通来讲,我们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只有实现人车分流、自动驾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减少事故,但是现在即便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这种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仍然没有发达到令公共交通可以实现如此设想的程度,说白了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去做这件事。因此,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阿尔加的“觉醒”为起点所开启的“阿尔加元年”,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人类失控的开始。关于《阿尔加》还有更多的话题值得我们去讨论,科技进步固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是一把“双刃剑”,然而人类的很多能力是机器无法模拟和取代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现代科技有过强的排斥感。如何在高效率的运用机器的同时调动人类创新的积极性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通讯员 郭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