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通报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发现阳性样本。7月21日,江宁区完成全区检测。同日,南京市发布《关于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
医护人员迅速出动、连夜检测,社区人员和志愿者连夜奋战、无私付出,南京居民们积极配合、包容镇定……昨夜的南京一夜无眠,从黑夜到清晨,抗疫仍在继续。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实地探访多个采样点,直击南京核酸检测现场。
合力驰援 争分夺秒
南京全力保障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7月20日,南京通报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发现有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南京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立即决定,7月21日9时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7月21日当天江宁区要完成192.6万人的核酸检测。
(7月21日,南京市雨花医院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取样。)
疫情就是命令,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南京市卫健系统迅速动员各级医院力量驰援江宁,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比速度,再次展现南京抗疫速度。
接到通知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7月20日18时,在30分钟之内便迅速集结了一支由医疗、护理、行政等人员组成的临时核酸检测队共计208人,连夜前往江宁10个检测点,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21日一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一支200人的队伍也奔赴江宁各个社区投入检测。
(7月21日,晚上9时许,南京市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核酸检测采样点。)
7月21日早晨不到8点,江苏省中医院遴选出的100名医护人员就出发了,其中包括90名护士以及来自感染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10名医生。急诊科医生武强刚刚经历了一个忙碌的夜班,凌晨5点多才稍微休息一会儿,刚下夜班的他又义无反顾加入核酸检测队伍中。“之前报名支援医院发热门诊,没能选上,这次终于如愿了。”心内科主管护师刘娟也为参加这次核酸检测感到自豪。由于临时通知,时间紧迫,又怕家人担心,许多医护人员没有把这次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的事告诉家人。
“昨晚接到上级随时待命的通知后,我们立即准备起来,很短时间内医生护士都积极报名准备驰援江宁。”南京市中医院党办副主任张明告诉记者,报名人员中最终确定70名医生、80名护士支援江宁。与此同时,医院还加强了内部的疫情防控管理,所有员工、护工、陪护家属都做了流行病学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派出200人、江苏省中医院派出100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出110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派出200人、江苏省肿瘤医院派出50人、南京市儿童医院派出100人、明基医院派出150人……纷纷支援江宁。
“他们的到来太及时了!”江宁区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许霞告诉记者,除了三级大医院,目前支援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还有同仁医院、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00余人,有力缓解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手不足的问题。
“来检测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忙得来不及喝水、吃饭,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的,都被汗水湿透了。”21日下午4:30左右,记者打电话给江苏省人医院带队驰援江宁医疗队的队长、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陈旭峰,他急匆匆道,“医院派来的200名医护人员分成18个组,分别支援胜太社区、牛首社区,每个小组已经检测了1200-1300人。目前还有3个小组的医护人员没顾上吃午饭,其他几个小组也在下午3点多才吃上饭。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大家都顾不得这么多了。”
(7月21日21:30,南京市鼓楼区华保新寓内,居民正在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一边是江宁全区核酸检测火速开展中,另一边南京全城其他区域的核酸检测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考虑到很多居民出行需要持核酸检测报告,今天一早我们就将院内核酸采集点增加到5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介绍,目前该院有10个采集点“开足马力”,院内日检测能力达到3万-4万人,并准备好值班人员,一旦有需要连夜开展检测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还临时组织了一批遮阳伞,摆放免费饮用水、酸梅汤、绿豆汤等,防止市民在烈日下排队中暑。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派出医疗队支援江宁,后方也克服困难,积极调配检测人员、筹集检测物资、疏导维持现场秩序,在原核酸检测点的基础上增设4个临时检测地点,采样人员从原来的2人增调至近20人,同时开放多个收费窗口,检验科也分秒不停检测样本。
(7月21日晚,南京市雨花台区古雄街道大方社区核酸检测点。)
南京市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时组织名老中医开出药方,并制作防疫汤药,免费发放给住院病患及医务人员。
在南京玄武医院核酸检测点,记者看到队伍从医院门诊一直排到马路上并拐了几个弯。市民徐先生说:“早上8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没想到有人来得更早,前面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了。”徐先生估计轮到自己要2个小时左右。该院负责采集样本的何医生告诉记者:“上午12点不到,已经检测300多人了。人实在太多,估计晚上得加班。”
(7月22日凌晨,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在为市民做核酸检测。)
在江苏省中医院核酸检测点,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日半夜起已经有不少居民自觉来进行核酸检测。为实现应检尽检,检测点已经加派人手、加班加点。
在南京明基医院核酸检测点现场,来南京务工的张先生正在排队。他告诉记者,昨晚看到情况通报后,他一早就打算来做核酸检测,“国家这么强大,疫情偶尔反复,一点也不担心。”他说。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天下午医院对2000名员工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将室内场地留给市民,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露天场地检测。
(7月22日凌晨1点左右,鼓楼区湖南路狮子桥步行街上,仍有近400位市民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
在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刚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周勇说,他几天前因为出差从外地回南京曾到过禄口机场。“今天一早看到通报后,自觉到家附近的医院来做核酸检测,出结果再去上班,自己安心,家人、同事也安心。”
(7月22日,凌晨5点的南京,核酸检测排队20分钟 ,1秒完成。)
江宁全区全员进入战时状态
1天内完成超200万人核酸采样
昨天,以分秒为计,南京江宁与时间赛跑!
7月20日22点59分,南京发布通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9例呈阳性。23点03分,一张关于全江宁区192.6万人的核酸检测联络图打印件,就已刷爆朋友圈。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核酸检测联络图就是“作战图”!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江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区上下总动员,社会各界齐援手,流调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毒……各项工作迅速组织开展,全区全员进入战时状态。
7月21日凌晨开始,检测设备陆续就位,隔离酒店安排就绪,医护人员全副武装踏上战场。任务艰巨但使命必达:完成全区192.6万人采样!期限,一天!
(7月21日,南京江宁,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的双手被汗水浸皱。)
采样现场高效有序
“宝贝儿,嘴巴张开,一下就好!”21日晚8点25分,江宁区东山街道邵圣社区天地新城小区核酸采样点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正紧张作业。看到待采的小孩子有点害怕,医护人员们轻声安慰。
天地新城素有“东山最大小区”之称,130余栋楼,5300余户,30000多人,检测任务艰巨。昨天一早,这个小区就开设了两处核酸检测点。社区第一时间响应,网格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小区里,大屏幕滚动播放、小喇叭实时喊话。检测点前,从早上9点开始,戴着口罩的居民就排起长队,城管队员、物业人员维持秩序、全程服务……一顶顶支起来的红色帐篷旁边,降温的冰块不断更换,冰镇的矿泉水保证供应,尽管天气炎热,居民队伍却是秩序井然。
“一点不慌,心里倍儿踏实!”7旬老党员周福和跟老伴已经排了两个小时。看着百米开外的S形长队,老人不急不躁,还给邻里们吃“定心丸”:“我们在南京,没什么可怕的!党委政府付出这么多,我们能配合就多配合点!”
“只要还有一个居民在排队,不管多晚决不撤离!”一直在现场指挥的邵圣社区党委副书记王玲说,天地新城流动人口众多,社区“点位长”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网格为单位“包干”,社工、志愿者挨家挨户联系通知,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7月21日,南京江宁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核酸检测点)
现场有条不紊,采样快速推进,得益于“网格化”治理全覆盖。昨天上午,江宁全区各街道网格群里都发送这样一条信息:“紧急通知: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江宁区全员核酸检测,请各位居民在家待命,准备好身份证、手机,戴好口罩,分批分段进行检测。请各位居民关注网格群消息!建议不要外出,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只进不出。”同时,疫情防控部署情况和核酸检测点汇总表格,也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位居民手中。
(7月20日深夜,南京江宁禄口街道桑园社区,核酸检测医护人员连续奋战了10多个小时。)
行动!行动!迅速行动!整个江宁大街小巷、小区门口、商场广场……一场全民战“疫”在全域打响。作为抗击疫情“最前线”,禄口街道从7月20日晚间开始,连夜组织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及志愿者等,全力调配各类资源,火速奔赴辖区内30个村(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汤山街道,志愿者们一早在检测点搭起凉棚,从早到晚给医务人员和排队群众送上矿泉水解暑;当晚8点多,记者在江宁城区太阳城核酸检测点看到,在一楼大厅里,市民排成三列纵队,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登记身份信息并且进行核酸采样。江宁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孙磊告诉记者,该检测点负责四个商贸综合体及酒店、超市全部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自下午1点开始,连续奋战8个多小时,已完成2700名人员的采样……
从城区到街道,从白天到黑夜,江宁全区551个核酸检测点秩序井然。
封控区域生活无虞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谢村社区、白云路社区、石埝村,溧水区石湫街道九塘行政村毛家圩自然村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禄口街道为封控区域。封控区域如何封控到位?当地群众生活如何保障?
20日下午3点,禄口街道接到通报后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即刻赶往涉及疫情的小区,拉起警戒线,对人员进行全方位封闭管控。当晚,核酸检测全面铺开。“我们连夜调集力量,对主要道路进行管控,天一亮,所有人员只进不出。”禄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春明说,截至21日中午,辖区居民100%完成采样,为后续精准防控奠定基础。
高温季节,封控区域和隔离小区的居民生活怎么办?
“几乎一分钟一通电话!”20日傍晚起,禄口街道谢村社区的办公电话不断响起。或是询问核酸检测进展,或是打听核酸采样结果,或是提出需求……“不管是什么,能满足尽量满足,社区层面解决不了的立即协调、及时反馈。”21日夜11点,谢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汤冰已连轴工作了一天一夜。21日白天,谢村社区5名网格员、10名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广泛收集当地居民尤其是居家观察人员的生活需求,集中代购柴米油盐,挨家挨户送货上门。
(7月21日上午,南京江宁谷里街道安排民警、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引导街道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把党旗竖起来,让党徽亮起来,把红袖章戴起来,志愿服务干起来!在禄口街道,机关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全体出动,6支服务队冲到一线。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渠道征集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难题,只要群众“下单”,就有人主动跑腿代购,把生活用品、蔬菜肉蛋送上门。辖区内的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店限时开放,没有隔离的居民可自行购买。“请乡亲们放心!物资供应绝对不成问题,我们有全区、全市做后盾!”禄口街道白云路社区副主任何丽萍说。
“有过去年战‘疫’的经历和经验,大家情绪都很稳定,高度配合防控工作。”禄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不少居民竞相到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
集结力量齐心战“疫”
按照省卫健委部署,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立即发动院内报名,组建并派出220人医护团队,紧急支援江宁区核酸检测工作。在去年的“湖北保卫战”中,他们是全省唯一到达武汉“最前线”参战的民营医院,曾立下赫赫战功。
“挑灯夜战,一分钟不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陈锦飞用沙哑的声音告诉记者,他带队支援的谷里街道有15个点位,其中一半是位于室外的采样点。因天气炎热,医护人员穿着厚重防护服,不一会就汗水湿透全身,但一天下来无一人退缩。累了,就在附近找一处阴凉地躺下歇上几分钟。他所在的谷里街道老年大学检测点,从昨天9点到夜里10点,已经完成8000多名人员采样,预计到凌晨能完成任务。
雨花台区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5后护士张奕茎,昨天早上8点下夜班刚到家,就被一则紧急消息“呼”回医院。两小时后,包括她在内的十来名“先遣部队抵达江宁天地新城小区。两人一组、两小时一轮,10个小时过去,她第四次换装上岗。防护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隔着数层口罩、面罩,汗珠顺着额头滴在姑娘的睫毛上,不能用手擦拭,那就使劲地眨眨眼。“去年,我给前辈加油,今天,大伙为我打气!”张奕茎说。
本次支援江宁的“白衣战队”里,既有新兵,更有“老将”。20日下午,一则“请战书”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工作群里炸开了锅。不到一小时,由20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白衣军团”集结完毕。分组分工、物资准备、简单培训……当晚9点多,顶着闷热的天气,55组医护人员全副武装,陆续抵达禄口街道10个核酸采集点。
“一天时间要完成禄口全街的核酸采集,必须派出最强的‘战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贾凌说。去年,他作为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因“战功”突出荣获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最美医务人员。贾凌直言,家门口战“疫”,守护“家人”安全,必须全力以赴!
一支支医疗队,一批批志愿者,凝聚起战“疫”的强大合力。《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号)》发布后,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发动近4400名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烈日下,志愿者们在全区各个核酸检测点搭建遮阳棚、维持现场秩序、发放防暑降温用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登记。
“我不仅是一名学生,更是一个应征青年。理应冲在前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00后金宇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刚刚通过征兵初检的他主动请缨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22日零点,江宁区完成核酸采样超200万人。
社工“铁脚板”方便居民检测
“各位居民,金穗花园社区从今晚将开始核酸检测。现在医生尚未到,为了让大家免于劳顿,请回家等待,我们将提前上门提醒……”21日晚8时30分,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金穗花园小区中心广场核酸检测点灯火通明,小喇叭持续播放提醒信息。
“中午12时街道紧急开会部署疫情防控,1点多回来召集物业、社区两委、网格员、社区民警等传达情况,下午4点多物业采购的帐篷、警戒带等布置完毕。”金穗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林告诉记者,下午6时左右广场人群大量集聚,现场秩序一度比较混乱,为防止群体感染、老人孩子长时间排队出现身体不适,社区决定让居民先回家休息。
(7月22日,凌晨5点的建邺区莫愁湖小学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的志愿者穿梭其间。)
“广场热、有蚊虫,哪有家里舒服,您安心呆在家里休息,八栋预计到下半夜才开始检测。”“检测点在篮球场旁边的中心广场,哪怕夜里我们都会到你家敲门。”从下午开始,网格员丁瑶几乎每隔一分钟就能接到居民问询电话,不停这样耐心应答着。
晚8时40分左右,记者看到一栋居民陆续到达中心广场,均佩戴口罩、在警戒带内秩序井然地等待。刘林介绍,一栋共300户居民,整个小区共15栋4800多户,11名社区网格员下午已打印所有楼栋人员信息,按照楼栋挨家挨户轮流上门提醒,“今夜我们无眠,用‘铁脚板’换居民‘不排队’。”
晚上9时20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开始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今夜无眠,只为市民“应检尽检”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南京市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为响应号召,尽快完成应检尽检任务,昨天,南京许多检测点医护人员不辞劳苦,连夜加班加点,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
当天晚上8点15分左右,记者在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这里灯火通明,等待检测核酸的市民,已从院内大厅排到马路上。“我们120多位医护人员全部取消休息、休假,全员在岗,除院本部留下6人外,其余医护人员分成11个组分赴11个社区开展核酸检测。”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孙萌介绍,有部分医护人员白天刚参加过支援江宁区的核酸检测,下午回来后又继续加入夜间的“战斗”。
正在排队的南京市民耿先生说,白天上班没时间来检测核酸,傍晚下班刚好路过医院门口,看见许多人在排队,于是也就过来排队候检。
“咱们医护人员忙点、累点不算啥,赶紧完成应检尽检任务要紧。”该中心医生王小布告诉记者,根据统一安排,她白天在江宁区一小学检测点忙碌了一天,下午回来后刚扒了几口饭,汗湿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听说医院要组织队伍连夜下社区检测,于是她又跑过来。“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她表示。
今年53岁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慧,从早上7点30分到医院,就一直忙碌在核酸检测岗位上,到晚上9点,仍坚守在最前线。她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又闷又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她说:“只要还有群众在排队,我就不能下班,防控疫情是大事。”该院年轻的共产党员、内分泌科医生张会峰傍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听说医院检测点缺人手,于是立即调转车头赶回医院,加入到加班医护人员大军中,他说,医院就是他的战斗岗位。
晚上9点左右,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外的平台上,居民们排起见首不见尾的“长龙”。“目前仍在排队的有七八百人,比白天少多了。不少同事从20日晚上来医院加班,到现在也没休息过,确实非常辛苦。”该院应急办主任陈群介绍说,除了抽调200位医护人员支援江宁外,医院里能抽调的全调过来了,21日白天大约检测1万人,晚上仍有16个窗口、300多位医护人员加班,预计最早也得10点后才能关闭窗口。
团结一心,
用理解和配合来助力南京
酷暑7月,南京大大小小的检测点都排起了长队,南京市民们“调侃”称:在抗疫“大战”中,一直给别人喊加油的大南京,没想到自己到了“决赛圈”。但身处这个“决赛圈”中的930万南京人凝聚起来、团结一心,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充分理解配合,用实实在在的的行动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7月21日夜,南京鼓楼区世茂滨江社区的居民正在小区内进行核酸检测。)
“排队秩序很好,一点也不乱,两针疫苗也打过了。我对祖国感到很有信心,对社区的组织安排也非常放心,觉得现在生活安定、很自豪。”昨夜11点,70岁的章奶奶在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医院排队接受核酸采样,她一边排队,一边马步下蹲、舒展手臂,整个人气定神闲。
在南京市江宁区保利梧桐语小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核酸检测人员只能就地稍作休息,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她的样子,我们不知道她是谁,但我们知道她为了谁,就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的吴女士在朋友圈中所说:小区的检测高峰已过,给一线医护人员点赞,这么热的天穿着防护服,真是辛苦了!
在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检测点,没有带身份证的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个人信息登记小程序二维码完成登记,便可以参与核酸采集,这让不少出门匆忙没有带身份证的居民深感便利。“原本没带身份证,以为白跑一趟了。没想到只要记得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登记检测了。我从晚上7:30左右开始排队,差不多9:30就完成采集了。”检测点附近居民印先生告诉记者。
南京通报禄口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
离宁需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7月21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禄口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
20日上午,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例行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有混检9份样品为阳性。经复核与专家组诊断,总共发现了17例阳性,均是机场保洁人员,目前9人为确诊病例,其中4个为轻型,5个普通型,5人为无症状感染者,还有3例核酸检测阳性有待进一步诊断。
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介绍,截至7月21日5时,已排查出阳性检测人员的密切接触者157人,密接的密接56人,其他人员正在进一步排查过程中。同时,已组织对禄口镇、禄口街道、机场以及溧水区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总共11.65万人进行了采样,截至发布会发布消息前已有44309人出结果,均是阴性。目前江宁区禄口街道已完成全员检测,计划21日当天完成江宁区全员采样检测工作,并积极开展全市核酸全员检测工作。
当前,南京已划定4个社区(村居)为中风险地区,另将禄口街道确定为封控区域。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春发表示,通过南京辖区的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离宁(不包括在宁中转)的旅客,离宁的小型汽车,小客车自驾人员的司乘人员,都需要测温凭绿色健康码进站,并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1日起,禄口街道及溧水的中风险地区内地面公共交通,和进出封控区域和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的公共交通全部停止运营。S1、S7和S9将对翔宇路南站、禄口机场站、空港江宁站和铜山站实行跳站运行。
对于江宁区相关封控小区的居民生活保障以及核酸检测情况,江宁区副区长伏进进表示,当前已成立现场处置专班,负责维护封闭小区日常生活秩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戴好口罩和个人防护措施,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核酸检测的相关措施。
来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仲崇山 王甜 王子杰 王世停 盛文虎 周敏 许雯斐 胡明峰 鹿琳 吴盈青 纪树霞 徐亦丹 王悦谋 余勤雍 邓晓琦 徐冠英 蒋文超 肖雷 王梦然 丁蔚文 吴俊 通讯员 施雪琼 王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