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繁体字识读进入中小学课堂?网友:先把简体字学好了……你说呢?
来源:紫牛新闻综合
2019-12-10 12:40:58

现在大家都用电脑打字了吧,但是写一手好字、好书法,让人总是刮目相看。咱们的书法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从小学写字、写好字,都是学校、家庭很重视的。然而,如果让中小学生学繁体字,你觉得有必要吗?

近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关答复。让我们先来看看,在这份答复中,教育部究竟怎么说的?

教育部网站截图,点击图片可放大

教育部介绍,自古以来,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演变趋势十分显著。  

此外,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中华文化的大量信息是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

关于中小学繁体字识读教育

教育部表示,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

但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繁体字教育有关内容。 

教育部还表示,将在坚持国家文字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调研,开展繁体字相关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

网友太有才,两方理由都充分

网友们又就此吵翻了:

说起来,网友也太有才了!你们这是讨论繁体字还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

相关研究者:识读不难,作用对不同学生不一样

据央广网报道,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昭晖表示,在中小学进行繁体字教育的问题已经说了几十年,但在他看来,繁体字的识读并不困难。

储昭晖:“我们的很多成年人可能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繁体字认全。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去花这个时间(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如果孩子在生活当中遇到繁体字,让他知道这是什么字就够了。”

而这一观点,也和国家11个部委(局)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对全国阅读繁体字书报困难程度调查的数据显示,阅读繁体字书报“基本没有困难”和“有些困难但凭猜测能读懂大概意思”的比例占58.69%。

此外,储昭晖还表示,要想传承中华文化单纯让孩子们识读繁体字还远远不够,更应该从多学科汲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储昭晖:繁体字对文化传承有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多大,对不同的学生是不一样的。那么他生活当中有机会就去了解,就可以去传承,未必要通过教学这种方式来实现。 

小编采访:有人反问要不要学篆体?

紫牛新闻小编也采访了身边一些人士,南京一位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也是紫牛新闻的忠粉说,他也比较认同上述研究者说法,一些中小学生很多简体字都没学好,讨论学繁体字的问题,应该先在简体字学好的前提下。他表示从个人观点看,需要学繁体字的只是将来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是没有必要的。否则也不会有字体演变了。按一些人的思路,那么篆体要不要学?

不过,小编觉得,如果繁体字写得好,也有很大乐趣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就报道过:

10万字的繁体字课本全部得“手抄”

扬大一学生网晒作业引热议,老师称能让历史专业学生阅读古籍更轻松

“上百页的作业,都是白纸黑字,关键还都是繁体字……”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专业大一学生刘天逸,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引起网友热评。“真的是神一样的老师啊,还让学生手抄繁体字”……记者了解到,布置这份“特殊作业”的老师叫陈士银,1988年出生的他,本硕在兰州大学就读,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的都是历史方向,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

同学展示自己的作业。

开学第一堂课,除了给同学们讲解礼仪外,陈士银老师还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抄写《古代汉语》教材。陈士银在课堂上表示,完成这个特别的作业后,相信同学们对繁体字就不再陌生了,对今后阅读一些原始文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到了期末考试,当看到自己这门课的成绩单,学生们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小编也是大开眼界,原来这些大学生们从写繁体字中增长了基本功呢。

而让中小学生识读繁体字,你觉得有必要吗?应该怎么学?快来发表你的独到观点!

来源:紫牛新闻综合教育部网站、中广网、人民日报微博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