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剧中罗晋大婚,但喜字都贴错了吗?
2019-12-10 12:29:45

热播剧《鹤唳华亭》被评细节考究、还原不少古代风俗。最近,该剧迎来太子大婚的戏份。洞房花烛夜,一派喜庆氛围,但有观众发现,门上贴的喜字似乎看着有些变扭,仔细一研究,原来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红双喜字,但这里却是喜字单用了。这么个用法,靠谱吗?

喜字“落单”不符合传统习俗

剧中,继太子的老师卢世瑜以身殉道、太子与皇帝萧睿鉴关系再度遇冷之后,由罗晋饰演的男主角萧定权为了救无辜入狱的女主角陆文昔父兄,被迫赢迎娶了毫无感情基础的女子。与此同时陆文昔为求一线生机,接受了辛鹏所饰演的赵王帮助,入宫成为内人,却亲眼目睹了曾与其定情的太子大婚全过程。不少观众都为两人之间的阴差阳错而感到遗憾。

作为剧中的重要剧情转折点,《鹤唳华亭》考究而细致地通过太子萧定权大婚重现了隆重又守礼的宋风的汉式婚礼。从婚服到道具,从环节到礼仪,不少观众都为大婚一幕的仪式感而震撼。

但剧里“落单”的喜字令许多网友感觉有点便扭,记者采访书法家了解到,单写喜字本身并不错,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不符合民俗。

民俗专家黄强告诉记者,双喜不是字典中的规范用字,但是粘贴喜字,两个连在一起,表示喜事连连,讨口彩。现代人不讲究婚俗,才会用单喜。讲究的,按照婚俗要求,都是囍。皇帝婚礼,更应该讲究规范。

据悉,双喜字结构巧妙,是中国美术民俗中的一绝。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骨架结构稳定,如男女并肩携手而立。又有四个口子,既象征男女欢喜,又象征子孙满堂,家庭融洽与美满。双喜字是象征男女婚姻成立的一种特殊符号,一般有女出嫁,大门上贴单喜字。有子娶媳妇,则贴双喜字,只要过路的人看到单喜或双喜,则立即明白此户人家在办喜事。

据说双喜是王安石发明的

但古代贴的喜字到底长啥样,似乎并不确定。宋代文献里对婚礼有详细记录,没提到贴喜字。但是民间传说结婚贴喜字是宋代做过“南京市长”的王安石发明的。

相传王安石年轻时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读书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半副联语来,谁能对上就和谁做夫妻。王安石欣赏这联语构思巧妙,暗自爱慕上了制联人。

到了汴京,王安石顺利闯过诗、赋、策论三关,没想到主考官还要来一次考应对敏捷的面试。轮到王安石面试时,主考官手指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出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开口就把马家姑娘制的那半副联语当上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

王安石出来后,不等发榜就星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挑女婿的走马灯还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小姐说对得妙,这门婚事就成了。

拜天地的那天,忽有报子来传:“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马上在红纸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再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此,人们逢有新婚吉庆时,都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的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也有传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明代书生方明秋。

但对此说法,也不是权威说法。黄强认为,有一种说法,说囍是宋代以后才有,但民间用囍可能更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