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要求所辖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严格按照中央和本市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加强教育管理,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要作为中小学必修内容
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大力开展“温馨教室”建设,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内外文化、体育、科普活动,培养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中小学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中小学必修内容,由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讲。其中,小学低年级、高年级《读本》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五年级上学期,初中《读本》安排在初二年级上学期,高中《读本》安排在高一年级上学期。
小学取消期中考试或考查,初中期中只考语、数、外
通知要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本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价工作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区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 1 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本年级的 30%。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学校内部的过程管理性考试应严格按照市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实施。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小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严格执行等第制。初中除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可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以外,其他学科只进行期末考试或考查;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学科采用开卷形式(或以开卷、闭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查;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学科应加强动手实验能力考查;信息科技、劳动技术、体育与健身、艺术、音乐、美术学科只进行操作、应用和实践性的考查。
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同时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本校实际、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各中小学要确保高中生每学年不少于 30 天、初中生每学年不少于 20 天、小学生每学年不少于 10 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其中中学课程计划内的课时安排每学年至少 2 周,不足部分应在寒暑假、双休日或放学后完成。学校在双休日要主动与社区共建,有序开放资源,加强对社区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各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小学各年级落实“五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安排体育与健身课程 3 课时(小学阶段学校每天开设 1 节体育课)、体育活动 2 次,每天安排广播操至少 1 次、眼保健操 2 次,不得挤占体育与健身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通知要求,各区要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将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对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予以制止,并下发整改意见书,敦促整改;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领导的责任追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孝浦
校对 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