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25日讯(通讯员 关欣悦 记者 刘浏)自7月20日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南京市唯一一家承办医疗废物处理事务的企业,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启“白加黑”模式,收纳、处理全市所有区及隔离点的医疗废物,成为防疫抗疫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保障与医疗废物进行“密切接触”员工的安全?汇和开展疫情防控“第一课”。
为筑牢企业、医疗机构防疫“最后一道防线”,保障医废运输及处理人员的生命安全,近日,根据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的指示,市生态环境局江北新区分局、新材料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邀请南京市卫健专家,为汇和公司全体人员进行防疫卫生培训。
上午7时,一辆医废转运车结束了凌晨的收运工作,正在消杀点进行运输后的常规消杀程序。专家则提前到达,查看该企业日常工作的一系列消毒流程以及企业员工的安全工作情况。“既要节约成本,又要有效防护。”考虑到实施可行性,专家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规范建议,“负责医废运输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换防护面罩及防护服,从严做好防控工作。”
本次培训选择在较为开阔的户外场地进行,企业近200名职员保持一米距离,全程戴好口罩,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参加培训。“由于企业员工基本上没有与医护人员一样专业的知识储备,相对缺乏防疫卫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日常工作又要长期与传染源接触,属于易感人群。”专家表示,对于员工来讲,“怎样在运输及处理医废过程中避免被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课题。
在培训过程中,为能让所有员工更快地“吸收”防疫知识,专家从头到脚一件不落地为企业全体职员演示全套防护装备的穿脱流程,对“洗手七步法”等重要细节进行反复的解说及动作展示。“规范动作细节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专家力求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强化员工的专业防护意识,巩固防疫卫生知识。
“防疫卫生流程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运用。”专家充分理解企业员工对相关步骤的吸收、掌握需要时间及经验积累。培训结束后,专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将防疫卫生学习视频送给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能够自主学习、反复巩固相关知识。
2020年年初,汇合作为南京代表驰援武汉,书写了疫情下的“最美逆行”。而今年疫情爆发突然,汇和又扛起重担,除了承担全市2000多家医疗机构等地的医疗废物以及“新冠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工作,还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市生态环境局的安排,派遣员工及转运车辆前往扬州支援。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对防疫抗疫行动的无声支持,也是为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再添保障。”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