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教师有偿补课、严管校外培训机构 南通市重磅发布“双减”新政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8-27 16:53:39

前不久,中办、国办公布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引发社会强烈期待。新学期开学在即,新政如何落地见效?8月27日,作为全国9个试点地区之一,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贯彻“双减”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磅推出一揽子落实举措和保障政策,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进一步凸显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擦亮南通“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的金字招牌。

“双减”三步走,缓解社会教育焦虑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介绍说,南通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中办、国办文件提出的“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目标,分三个时间段作了进一步细化。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南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禁止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学科类校外培训;开展托管服务试点;完成“双减”工作政策的出台、规范的颁布、协调机制的建立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重新登记。

一年内,健全、落实具有南通特色的“四精四必”(即作业管理“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作业规范,作业管理控量提质;全面优化学校课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小学开展工作日“5+2”课后服务、初中提供工作日晚自习服务,积累托管服务试点经验,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

三年内,南通基础教育优势进一步巩固,区域教育生态进一步和谐,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教足教好、学足学好”走在全国前列;学生作业负担科学合理,“立学课堂”评价体系效应显著;课后服务吸引力强、覆盖面广,在全市推广托管服务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校外培训全面规范,运行有序,边界清晰,监管有力;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显著减轻,社会教育焦虑明显缓解。

压减作业量,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

“双减”新策,如何让学生既在学校学足学好,又不过多增加学业负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南通市制定的《实施意见》中,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

“南通每年将新增30所左右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实行校长和名优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说,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使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90%以上。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以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及学生自批、互批作业来替代教师批改作业。

教师要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力争周一至周五参加课后服务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参加晚自习服务的初中学生书面作业不带回家。鼓励教师面批作业,力争每天各科作业的面批率20%左右。

在的《实施意见》中,南通还创新推出“四精四必”要求,做到作业管理“精选、精练、精批、精讲”“ 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让学生练的,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发给学生做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收上来;收上来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批阅的作业必须认真讲评。

推行课后服务,严查教师有偿补课

过去,学生放学时间早于家长下班时间,是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施意见》中,南通市进一步明确提升学校课后服务供给品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全市学校实施工作日课后服务制度,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小学开展工作日“5+2”(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7:30,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有效衔接;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提供工作日晚自习服务,服务时间一般到20:30左右结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增加拓展学习空间;对部分学有困难学生,“点对点”提供辅导。

为了提高学校课后服务保障水平,《实施意见》明确通过合理收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财政补贴等多元途径,筹措课后服务保障经费。同时认真落实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政策。

利用“慧学南通”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序时学习资源和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全员参与公益性“名师空中课堂”,供学生周末巩固复习。

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历来饱受社会诟病。《实施意见》明确严格在职教师管理。严肃查处有偿家教、到培训机构兼职、“地下”培训等违规行为。对违规补课、从事有偿家教、到培训机构兼职的在职教师实行“零容忍”, 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

重拳治乱象,严管校外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是此次“双减”政策整治的重点。南通市《实施意见》重拳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审核登记,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分类审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全面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全面查处各类组织或个人违规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行为。建立南通市“双减”一体化大数据管理平台,融入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系统。

以往,培训机构超前收费、卷钱“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实施意见》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也作出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收取培训费用(包括现金形式收取费用)必须在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托管,开设预收费专用账户,预收费账户与自有资金账户分账管理。预收费纳入“双减”平台资金监管,实行“一课一划账”。

南通银保监分局副局长姜弘杰介绍说,“一课一划账”制度下,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预收费专用账户并签订资金托管协议,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包括现金收取费用)归入专用账户由银行实施托管,资金根据监管部门支付指令实行一课一划账。银行严格按照支付指令要求,确保账户资金安全有序释放。

扬子晚报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