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校长说|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校长朱征:筑强健身心 做强国少年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14 11:48:22

江苏南京中小学已于9月9日、9月13日分批开学。今年各所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有哪些亮点?新学期校长最想对同学们说哪些话?少年志融媒平台面向少年志·联盟学校启动“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校长说”特别策划,邀请全省大中小学校长/书记云端开讲,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校长朱征在开学典礼上寄语同学们:筑强健身心,做强国少年。

筑强健身心 做强国少年

朱征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小一、初一、高一的新同学们加入南外方山分校,也欢迎今年加入南外方山团队的新老师们,你们的到来给我们美丽的校园带来了更旺的人气,更多的欢笑,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因为你们,而增添更多的荣誉和更大的成就。

同学们、老师们,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我们见证了很多伟大的场景,记住了很多温暖的瞬间,也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时刻。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对青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还有一个镜头让我们印象深刻,共青团员和少先队代表集体致献词,一声声“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喊出了当代中国少年的铿锵宣言。我想对每一位同学说,你们生长在最好的时代,你们拥有最美的年华。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者,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未来看你们的!

7月23日至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行。中国奥运健儿努力拼搏,取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相信苏炳添、杨倩、吕小军、孙颖莎、全红婵等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影,大家仍历历在目,这其中不少“00后”运动小将在世界赛场展示了中国“后浪”的实力与风采。我希望同学们发扬“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不断攀登高峰。

今年暑假,我们共同经历了严峻的疫情防控,我们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疫情离我们这么近,很多师生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居家隔离,每个人都积极配合参加了多轮核酸检测。我们学校还作为检测点,配合街道社区做好各项防疫检测工作,朱善萍校长亲自带队,几十位教职工投身检测一线,不顾风险与劳累,连续工作10多天;开学前夕,全体教师认真备课,做好线上教学,保障在场的所有同学停课不停学;暑假期间,总务、后勤、电教等部门的教职员工,为大家的食堂、游泳馆、教室等改造,放弃休息,冒着酷暑,加班加点。我提意,我们把掌声献给在疫情防控中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也送给疫情防控中遵章守纪、积极配合的我们自己。

同学们,暑假里还有哪些感动你的人和事呢?我想考考大家,8月24日开始,上周的9月5日刚刚结束的另一项重要赛事是什么?那就是东京残奥会,既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群自强不息的运动员用自己的顽强、拼搏诠释了生命之美。我没有调查,在座的有多少同学看过残奥会的比赛。而我,今天却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残奥会的感动与感悟。

残疾运动员因种种不幸,或是先天或是后天造成身体某个部位终身伤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诸多障碍,所以残疾人又被称为残障人士。但他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运动,残疾运动员在训练中和赛场上自强不息,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比健全人运动员更多。残奥会的成绩自然无法与奥运会相争,但是这些运动员一样抛洒汗水,一样释放激情,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深深感染着肢体健全的人们,激励着人们,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呐喊,甚至为他们疯狂。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个失去双臂的人,打破世界记录,获得游泳冠军吗? 30岁的中国残奥游泳运动员郑涛做到了!郑涛在7岁那年,因触碰高压线而昏迷,经过抢救,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永远失去了两条臂膀。当周围人都认为这孩子这辈子算是废了,郑涛却不认命。他14岁加入省游泳队,拼命训练,吃苦耐劳,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进国家队。伦敦残奥会,他打破世界纪录;里约残奥会,他卫冕冠军;今年的8月27日,他又参加了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他的出发是以牙齿咬着毛巾开始,他的冲刺是以头用力碰壁结束,最终郑涛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记录,以30秒62成功夺冠,实现残奥史上三连冠。郑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即使身有残缺,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冠军之路。

有人说“奥运会选出来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而残奥会选出的是最不屈的灵魂。”

在此,我向全校同学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尊重残障人士,理解包容,主动关爱。有同学可能觉得我的身边没有或者很少遇到残障人士,其实人身体上的障碍还是挺普遍的。有人视力障碍、有人听力障碍、有人阅读有障碍,有人表达有障碍,有人因为肢体残疾终身行动障碍,有人因为意外受伤短期行动不便,这些人有障碍或缺陷,不应该被人嘲笑,而他们克服障碍,面对困难的精神更应被我们尊重。残障人士需要的不是同情和可怜,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包容和平等相待。如果你遇到残障人士,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如果他们需要帮助,请主动扶他们一把,助他们一臂之力。在此,我也提醒各位老师,如果今后遇到身有残疾的同学想报名我们方山分校,请不要歧视,条件符合,我们应收尽收,零拒绝。

第二,学习残奥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残疾运动员们不屈不挠,奋勇拼搏,演绎着精彩人生,也告诉所有人:这个世界从没有不可能,敢于挑战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为残疾运动员点赞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学习他们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会一马平川、一帆风顺,希望同学们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只有自己不放弃,才有可能克服困难,只有自己不言败,才有可能创造佳绩。

第三,珍惜健康身心,积极锻炼,强健体魄。同学们,相比身有残疾、行有障碍的人士,此刻我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应该倍感珍惜,倍加爱惜。我提议同学们今后少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调低耳机音量,保护听力;不要嬉戏打闹,避免危险运动,保护自己和同学的身体健康;希望同学们每天积极参加体育课、体锻课、课间操,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本学期开始,小学三、四年级和中学各个年级都将开设游泳课程,我希望每位方山分校的学生都在校内学会游泳,掌握这项生存技能;同时,希望每位同学选择一项喜欢的体育项目,潜心学习、坚持训练,即可成为一项拿得出手的优势项目,又可练就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品质。一个热爱运动的人,一定会更加热爱生活;一个拥有强健体魄的人,也必定会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同学们,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对你们的期待。新学期,希望我能与你们相逢在足球场、游泳馆、网球场,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最后,祝愿,新学年,南外方山每一位师生都身心健康、充满阳光,也祝学校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李晨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