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见紫金|燕衔春色上云梢:浅析《瞿秋白》人物演绎中的虚实关系
2021-09-23 11:15:12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是共产党人瞿秋白先生于1935年狱中所作的《卜算子》下阙。作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瞿秋白先生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中央数次任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继续开展游击斗争。1935年2月,瞿秋白先生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当年6月18日,不惧威逼利诱的他英勇从容就义。面对瞿秋白先生精彩卓著的革命人生,如何以现代昆剧的方式来表达他坚贞不渝的信仰,展现他浩气长存的情怀,是昆剧《瞿秋白》主创们在创作表演中所思考的问题。为献礼建党百年华诞,2021年江苏省昆剧院精心制作的《瞿秋白》于6月29日首演,并于9月23日作为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开场。同时,《瞿秋白》也是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参评剧目,入选了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

戏曲高原出高峰,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第三部现代昆剧,《瞿秋白》一经演出便收获了广泛的赞誉。珠玉在前,此部剧目不仅面对着在戏曲、叙事、表演等方面的承继,还肩负着以昆剧重书革命题材的突破任务。为了艺术化地塑造瞿秋白这一革命英雄人物,同时将昆剧的戏曲形式与现代表达相结合,编剧罗周选取了极富戏剧张力的被捕经历,以昼夜划分现实与想象,将瞿秋白临刑前的壮志豪情与细腻柔肠精致地表达出来。对于这段慷慨悲壮的经历,罗周说“当我写完这个剧本,我的情感也随着这样一个特别年轻、特别高贵的生命走过了一段人生历程,沉浮在他36年的人生岁月中,理想、信念,所有这些词汇都变得真实可感。”正是这种贴近人物心灵的创作态度,使《瞿秋白》这部现代昆剧将“理想、信念”这类稍显抽象的词汇表现得真实可感起来。也就是说,通过《瞿秋白》的演绎,革命人物中那“虚”掩在背后的精神内涵,在戏曲“实”切的唱段表演中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

一昼一夜追溯至情,亦真亦幻寻觅本心。《瞿秋白》在内容架构上以《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组成,而穿插在每折戏中的线索则是“昼”与“夜”。昼夜本来循环相继,恰巧对应了该剧中虚实相生的情感与现实。在四折戏的“昼”中,瞿秋白先后面对了宋希濂的问询、王杰夫的利诱、宋希濂的劝降以及最后的慷慨赴义。在此,“昼”的服化道具以背景中立于黑幕的白板为符号,自然营造出一种茕茕独立的孤寂空间感。这种看似简易的道具设置,不仅凸显了与主题相配合的清旷风格,同时营造出了瞿秋白在“昼”的空间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在这四折戏的“昼”中,他将直视虚伪、奸佞、狡黠,他将在周旋中显露机智、从容与旷达。如果用盈盈洁白来形容人的品格,那么瞿秋白在此间的“昼”里还加了一味独属凉秋的清芬。

对比“昼”留白般的空间表达,《瞿秋白》在“夜”的空间处理上更显出与细腻情思相对应的丰富性。“夜”是“昼”情感的延伸,是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正是暗夜才能耀出光影的风采。导演张曼君曾坦言:“戏剧是要通过整合舞美、灯光等操作来告诉大家此时此刻的时空交叉、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在四折戏的“夜”中,每处情节的线索都以被赋予了独特的空间表达。当瞿秋白与母亲相见时,“夜”以烛光照人影的方式为起始,循声觅人,“夜”在瞿秋白思母的真情中徐徐开幕。当瞿秋白与老友相会时,“夜”以桌前饮烟的鲁迅为引子,又以灯黄与玄色的背景变化,隐喻从怀念到回忆的过渡。此处不辨过往之真假,也不分时间之快慢,仅需一个转身、一处灯影的转换,即将瞿秋白的“夜”之想象与鲁迅得知他被捕的现实相接。这种虚实相生的人物与空间演绎,在瞿秋白与爱人的相遇中似乎得到了一句象征性总结:“恍惚惚相逢知是步幻境”。亦真亦幻恍惚间,素玉薄纱随风散,台上花盛正艳,这时的“夜”因此变得温柔旖旎,也因此更显泪影斑斑。

曾于1923年写出“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瞿秋白,在此剧中以一句洒脱的“此地甚好”演绎出了一位革命者的诗情与坚守,也为虚实相生的情感与现实画上了句号。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说,一部好的戏曲要具备五个特性:可读的文学性、可懂的通俗性、可视的形象性、可歌的音乐性、可品的丰富性。如果说《梅兰芳·当年梅郎》是昆剧现代戏的巨大收获,那么《瞿秋白》则是昆剧现代戏历史上一次重新演绎革命题材的重要尝试。由江苏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罗周操刀剧本的编写,此剧的文学性不仅体现在“才识这霁月光风朗朗”的众多佳句中,还在其贴近人物心灵而洋溢出的哲理性中。红色革命题材是许多艺术形式的创作对象,其通俗性往往表现在其鲜明的人物性格上。在戏曲或戏剧中,这种性格并不能直白地通过事件或台词铺陈来呈现,而要在形象、音乐与内涵的演绎中塑造出可感的艺术生命。不论是通过服化道具来描摹人物的细节,还是通过光影来营造独特的空间,人物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瞿秋白》这里,以“昼”“夜”交织的情感与现实为线索,牵引出了他“铮铮骨不凡”的心灵内核。如果说瞿秋白寻觅到的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仰,那么《瞿秋白》则寻觅到一种虚实相生的演绎,以及一种传统戏曲与革命戏剧的创新。

通讯员:李星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