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23日讯(通讯员 许芬 记者 薄云峰)记者23日上午从江苏省水利厅获悉,最近江苏雨水偏少,一直承担着给山东调水任务的江苏通过最高效的南水北调梯级工程组合,运用河湖库调蓄空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以最经济的成本,圆满完成2020至2021年度向山东调水6.74亿立方米任务。
8年中累计调水出省的水量相当于6个骆马湖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自2013年投运以来,已累计调水出省约54亿立方米,相当于将6个骆马湖调往北方地区,缓解北方之渴。江苏是我国最早实施跨流域调水的省份。40多年的江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历史,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奠定了物质基础。
江苏省水利厅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建设,江苏实现工程率先建成通水、水质率先稳定达标的目标。今年5月20日,江苏召开全省水利系统专题会议,研究并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话题。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系统提出“坚持节水优先、提升水供给利用效率,强化水质保障、提升水生态环境品质,加强数字赋能、提升水系统调配成效,聚焦技术创新、提升水工程运行水平,服务绿色航运、提升水运输支撑能级,突出水情教育、提升水文化丰富内涵,深化规划研究、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等7个方面、21项具体要求。
南水北调工程助力抗御“烟花”台风
江苏河湖水系交织互通,南水北调与江水北调交错互融,可用水源多样,供水目标多元,气象水文多变,水生态环境外部风险和内生压力并存。面对复杂的客观条件,江苏水利放大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树立“一盘棋、流域化”的区域一体水资源调配思维,构建“一江、两系、三湖、多梯级”的多元数字化调水网络,共享全域水情雨情和工情信息,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水质实时管控,通过精准调度、优化配置、协调联动,统筹水量与水质,统筹调水与生态,努力使现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江苏坚持常规调水与综合运用共同发力,今年7月中下旬,面对来势汹汹的“烟花”台风,江苏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发挥南水北调新建工程的综合功能,在完成年度调水任务后,迅速调用宝应站、金湖站、淮安四站等工程转战台风抗御,1个月之内抽排宝应湖、白马湖和里下河腹地涝水合计1.3亿立方米。徐州主城区的不牢河,全长97公里,是徐州市的主要河流,台风过境江苏期间,江苏抽排不牢河沿线和徐州地区洪水超4.3亿立方米,助力全省防汛抗台工作的平稳推进,充分展现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
江苏坚持干线水质与河湖生态齐抓共管,结合调水运行促进水体流动、提升区域环境容量,完成宿迁截污导流等治污工程建设,提升水质保障能力,强化协同管控机制,及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调水期间开展水质加密监测16天,调水水质满足国家考核标准要求。在一江清水北送的同时,持续复苏沿线河湖水生态环境,助力打造江苏幸福河湖新图景。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