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诞辰140周年|《明暗之间:鲁迅传》与普通读者一起重走2国9城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24 10:43:59

2021年9月25日是我国著名现当代文学家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日,由东京大学教授、日本鲁迅研究界权威学者丸尾常喜面向大众读者撰写的传记《明暗之间:鲁迅传》,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出版发行。

鲁迅是国内读者最熟悉的现代作家之一。读者从初识文学时就已经通过语文课本中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药》等名篇认识了这位辛辣、睿智的作者。他是教科书中的常客、阅读理解的终极命题、野生网络段子手、金句属名最多的吐槽专家……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通过阅读鲁迅不断认识自身,认识历史,也认识身处的社会。

同时,鲁迅也是最受世界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尤其在邻国日本,从上世纪到今天,从学术圈到大众读者,对他的阅读经久不衰,每一代研究者都在描摹自己心中的鲁迅。从师从鲁迅学习中国文学的增田涉,到伊藤虎丸、竹内好、丸山升,研究鲁迅已经成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

《明暗之间:鲁迅传》的作者丸尾常喜的研究承袭这一传统,又有自身的突破。他1937年生于日本熊本县,历任北海道大学助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与文学部教授、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等。在学术领域,他的鲁迅研究在日本被誉为继竹内好“竹内鲁迅”、丸山升“丸山鲁迅”等之后的“丸尾鲁迅”,但丸尾常喜不只是一位鲁迅研究学者,可以说,他的人生是被鲁迅改变的。

丸尾常喜师从大阪大学增田涉教授。青年增田涉20世纪30年代在游学上海时,一度成为鲁迅家的常客,鲁迅主动为他讲解自己的创作与中国小说史,两人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某种意义上,增田涉可称鲁迅及门弟子。他除了翻译鲁迅的小说、杂文与《中国小说史略》之外,还撰有《鲁迅传》《鲁迅的印象》等,成为日本翻译并研究鲁迅的前驱者之一。丸尾先生深受恩师影响,开始了鲁迅研究的学术生涯。攻读硕士课程期间,由于父亲病故,家庭经济不支,他不得不辍学,回到故乡一家中学任教,但一直没有放弃鲁迅研究。有一年假期旅行途中,丸尾先生在一个小站下车休息,忽然听到广播里通知他速去北海道大学。原来是著名学者伊藤漱平教授看了他鲁迅研究的论文,决定聘他到校任教。1990年,同样是由于突出的鲁迅研究业绩,丸尾先生在招聘中胜出,就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不久兼任文学部教授。在东京大学任教期间,丸尾先生以题为《关于鲁迅与传统的基础性考察》的论文荣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圆了他早年中止的学位梦。

丸尾常喜的名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在日本出版后评价很高,随后顺利被翻译为中文,为国内鲁迅研究注入了重要的域外视角,《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也在之后问世中文世界。而这本《明暗之间:鲁迅传》则与其过往研究略有不同,是丸尾常喜专门面向大众读者撰写的鲁迅传记,区别于其学术著作,以更为亲切的视角向普通人讲述了鲁迅的独特与伟大。

《明暗之间:鲁迅传》全书以鲁迅生涯轨迹为章节,沿绍兴—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的空间变化,叙述鲁迅的整个生平及其思想文学的变迁,对各个时期的重点作品进行了具体、深入而独到的分析。

沉浸式的写作方式不仅还原了作为伟大写作者的鲁迅,还原了身处动荡世间、觉醒年代的民族魂;也展示了作为普通人的鲁迅,展示了一个出身旧式大家族的书生如何不断对抗自身的困境,绝望又反抗绝望的一生。这样的鲁迅不再只拥有异乎常人、不可复制的勇气,而同时拥有了每个当代人都可能面对的职场的落寞、婚姻的遗憾、生活的虚无以及真爱的甜蜜与纠结。

鲁迅有名言“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样的鲁迅将自身视为泥土般的牺牲物,带着某种悲壮写出了振奋人心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其辛辣尖锐的文字是民族的苦口良药。

但他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这是他作为大时代飘摇个体的一面,这也是鲁迅之所以关心具体的人的关键所在。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鲁迅的文字中获得勇气。而通过传记,我们能了解一位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中,个体如何寻找自身的尊严。鲁迅的文字与人生将始终为个人提供抗击绝望的力量,观照鲁迅,是为观照我们自己生而为人的困境与突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