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汤唯主演的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首播。该剧将剧情设置在明朝初年,以宣德皇后孙氏的经历,勾连起五帝六朝的故事。
电视剧终究是门虚构的艺术,我们邀请到明史学者、《日月为明——大明王朝开国传奇》作者郑云鹏,跟我们说说电视剧背后的明史。
御史大夫景清是怎么死的?
该剧一开始,就安排了靖难之役,朱棣挥师南下,攻陷南京城,夺取帝位,顺带交代了孙若微和胡善祥姐妹俩的来历——御史大夫景清的孩子。
在电视剧中,景清在朱棣攻下南京城时便被杀死了。郑云鹏告诉记者,按明史记载,景清其实并非此时就死了,他忍辱偷生,伺机刺杀朱棣,经历远比电视剧来得精彩。
按明史,景清本耿姓,讹为景。读书过目不忘,洪武年间中进士,授编修,改御史。建文初年,景清曾为北平参议,与燕王朱棣交谈,言论明晰,被朱棣大大称赏。
1402年,许多大臣都在靖难之役遇难了,包括方孝孺等都殉国了,但景清独活了下来,朱棣仍命他做御史大夫。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1403年,一天早朝,景清穿着红色的衣服,藏着一把刀子。准备行刺朱棣。起先,有人跟朱棣报告,说有“异星赤色犯帝座,甚急”,朱棣将信将疑,到了朝廷,发现只有景清穿着红色衣服(赤色),遂“命人搜之,得所藏刃”。朱棣责问他究竟是为了什么,景清奋起说:“欲为故主报仇耳!”朱棣大怒,对他动了磔刑,并诛其九族。到此时,景清方死。
如此还难解恨,朱棣又“籍其乡”,把他所居住的乡子“转相攀染”,象沿着瓜蔓摸下去,只要是一根藤上的,一律处刑。这就是“瓜蔓抄”。
一直到朱棣孙子朱瞻基登基后,为方孝孺等人平反,景清也被下诏追封,谥号“忠烈”。
孙若微胡善祥是什么关系?
郑云鹏告诉记者,在这部电视剧中,孙若微与胡善祥同为御史大夫景清之女。要说明的是,这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在剧中,他们的关系却是艺术虚构。
郑云鹏说,事实上,孙胡二人与景清无关,也并非亲姐妹。孙氏(史籍无名)是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年幼时便被选入宫内。朱瞻基即位后,被册封为贵妃;而胡善祥则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女儿,以贤闻名,被选为朱瞻基的妃子。朱瞻基即位后,被立为皇后。但她只当了三年皇后,便被迫让位,孙氏则上位成为皇后。
孙氏与胡善祥在宫中同为嫔妃,是否有过宫斗,不得而知。但利益冲突肯定是有的。郑云鹏告诉记者,按明史,胡善祥被废是朱瞻基下命令让皇后自己“上表辞位”的。原因是:孙贵妃有儿子,胡善祥只生了女儿,而且多病。胡善祥退居长安宫后,赐号静慈仙师。但皇太后张氏“悯其贤”,常常召她到宫内。内廷朝宴,也让胡善祥坐在孙皇后的上位。由此,“孙后常怏怏”。1443年,胡善祥病逝,以嫔御礼而非皇后之礼安葬了。
郑云鹏说,关于孙氏与胡善祥的关系,不光我们现代人八卦,当时的人早就八卦了。比如明代有个学者王锜,便曾于《寓圃杂记》中这样记载:
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一云纪氏)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为太后。胡每事谦让,不敢居孙之右。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凡六宫有位号者皆得祭奠,胡不敢与太后之列,惟与诸嫔妃同事。孙太后知而有见谴之意,胡因痛哭而殂。
太后命阁下诸臣议治丧之仪,时杨士奇卧病于家,诸臣往问,士奇曰:“当以后礼殓,葬景陵。”问者曰:“此非内中所欲。”士奇遂面壁不答,惟曰:“后世骂名。”诸臣因议以嫔御礼葬。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八年,英宗大渐(病危),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
郑云鹏说,这里不光有内斗,还有皇家密辛。当然,这部书假假真真,只能当作野史看。作者王琦生于1432,死于1499年,稍晚于孙胡二人三四十年,可见当时社会上对于废后立后有过种种议论。不光民间议论,大臣们也都认为胡氏没有做过大的错事,突然被废,于礼法不合。而朱瞻基呢,多年后曾说,这是我少年时候做的事。话语间含着后悔之意。胡善祥死后,到明英宗在位期间恢复了皇后位份。
朱棣在南京生活了多少年?
《大明风华》前面两集剧情,锁定的场景是在南京。
郑云鹏告诉记者,朱棣与南京关系匪浅。他1360年生于南京,1380年就藩赴北平,前20年几乎都是在南京度过的。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封为燕王,此时他才10岁,不可能就藩,所以他仍居于内宫中的临时王府。住在南京的朱棣,同太子一样,要侍皇伴驾,随时听候朱元璋的教诲。此外,他还要跟随老师读书、学习。明初大文人宋濂、桂彦良等曾给他们上过课。
洪武九年(1376年),朱棣在南京完成了另外一件大事——结婚。他娶的是徐达长女。结婚地点也是在明皇宫之内。
在这前20年时间内,朱棣还曾短暂去过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时间非常短暂。
朱棣再一次长住南京,已是1402年,他攻下南京,登基称帝。这一次他在南京呆了19年,直到1421年迁都北京为止。
剧中,朱棣还将解缙的一幅老虎图送给了大儿子,让大儿子题诗。孙若微却从中看出朱棣与太子脾气不合。朱棣送画是什么意思呢?
郑云鹏说,朱棣送画的背后其实是太子朱高炽和弟弟朱高煦围绕着储君展开的一系列争斗。最初朱棣不喜欢文弱的长子朱高炽,倾向于勇猛类己的朱高煦,但是随着朝中文臣集团对朱高炽的鼎力支持和朱棣对朱高炽之子也就是朱瞻基的喜爱,最终朱高炽保住了太子之位。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在立太子的时候,犹豫不决,他在问大臣解缙的时候,解缙如是做诗回答。朱棣听完之后,便坚定了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
最后,郑云鹏表示,影视剧是虚构的艺术,不可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苛责。若观众能受影视剧启发,学点历史也是蛮不错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主要资料来源:
明史;
南京地震与明朝定都北京,《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4期,蔡小平 方志远;
朱棣京师、中都燕邸生活经历小考,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2期,王平 何池友 石魁;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