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显示,1985年到2019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加近9厘米,增幅全球第一。这一消息一时间引起热议,冲上了热搜榜首。
以通常眼光来看,男性如果不到“一米七”,就属于身高“困难户”。中国男人在35年里长高了9厘米,这个成就可着实不简单。
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会长赵广才教授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对《柳叶刀》公布的这一中国男性身高数据,他表示认同。中国男性如何在35年里长高了9厘米?赵广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85年到2019年的35年间,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赵广才表示,这35年间,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肉食的比例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也增加了。特别是肉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和钙类物质,都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和生长,进而提升身高水平。
与生活水平改善带来的饮食结构变化一同发生的,是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体育活动。”赵广才列举了一组数据,“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近10年来逐年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是28.2%,2017年增加到了34%,2020年达到了37.2%。”体育人口即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口。
“马拉松热”是近年来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赵广才说,中国体育人口的增长,从群众体育赛事的举办场次和参赛规模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2011年,全国办了22场马拉松比赛,有40万人次参与。到了2018年,马拉松的竞赛场次增加到了1072场,参与人次达到了530万。”记者 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