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少年面包师成“滑雪疯子”,全力冲刺冬奥会参赛资格
2021-10-15 19:52:25

17岁“高龄”才首次接触滑雪,老本行是面包师的他被称作“滑雪疯子”。从零基础到专业单板滑手,在雪场玩命练习各种空翻技巧,仅用五个雪季的时间就跻身国内一线滑手之列,他就是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张嘉豪。

随着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他正通过FIS系列积分赛,努力赢取参加世界杯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资格。2021年9月8日-9日,在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张嘉豪夺得1金1银2铜的好成绩。

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张嘉豪表示:“我的梦想是站在北京冬奥会的出发台上,接下来我会拼尽全力,用最大努力证明自己,一定要把这事办漂亮了。”

为圆梦北京冬奥会

他拼全力打比赛攒积分

结束在智利的比赛后,张嘉豪留在当地训练了一个月。这几日,滑雪场暂时关闭,不用训练的他接受了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没有太多寒暄,他很直白地谈起了自己的冬奥梦。

“对于冬奥会,刚开始真不敢设想太多。这几年,随着咱们训练条件的提高,自己水平也慢慢上来了,比赛成绩还不错,我想着是不是可以争取一下。”2022年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个真正开在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让张嘉豪有了一个热血沸腾的想法,取得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资格。

滑雪场上的张嘉豪

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规定,滑雪运动员需要在奥运资格周期内,至少参加一站世界杯赛,拿到50个积分,国际雪联排名前30名。

今年初,张嘉豪便开始备战洲际杯比赛,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8月15日,张嘉豪从北京出发,前往智利参加积分赛。“到达智利后要隔离10天,这是硬性规定。后来我们接到通知,说滑雪场正在人工造雪,比赛前一天,场地才做好。所有运动员都一样,没有机会适应场地,直接就上去比了。但咱的水平在这,也不怵。”张嘉豪说得很轻松,但其实是过硬的实力让他有了这份底气。

9月8日-9日,在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张嘉豪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其他两个项目的铜牌。他是本次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唯一的中国选手。国际滑雪联合会的官网排名显示,目前张嘉豪排在中国单板男子滑雪运动员大跳台项目的第三名。

对于这次取得的成绩,张嘉豪表示比较满意,但这只是开始。下个月,他将前往荷兰参加第二场积分赛,“国际雪联有一个系统的算法,如果第二场积分赛我能拿到前三名,那么我就能去美国参加世界杯。得到足够积分后,我就能获得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资格……接下来的三个月非常关键,但甭管结果怎样,就一个字,拼。”

智利滑雪锦标赛,张嘉豪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被单板滑雪的炫酷吸引

面包师一头扎进滑雪场

1995年,张嘉豪出生于北京,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是一名糕点师。他从小就不擅长学习,技校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面包师。“当时年纪小,没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考虑过职业问题。其实我也没有很喜欢面包师的工作,只是接受了家人的安排。”张嘉豪说,疯狂喜欢上单板滑雪这项很酷的运动是源于17岁的一次滑雪经历,彼时他还是五星级酒店的一名实习面包师。

张嘉豪以前是一名面包师

那会儿,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的唯一爱好就是玩轮滑,因此结识了一群玩极限运动的朋友。“我会跟着他们一起看滑雪的视频,觉得这运动太酷了,我也要学。”2012年冬天,一个周末,他和同学相约一块儿去南山滑雪。回忆起那天,张嘉豪笑着说:“连站都没站起来,摔了一天。”但他还是被雪场上各种炫酷的单板动作深深吸引,第二天接着又去了,“第二天我能从雪道上坡滑下来了,特别有成就感。”

热爱滑雪的张嘉豪

一开始,张嘉豪每周末都去滑雪,“那会儿处于实习期,每个月工资1200元,雪场门票180元,我的钱几乎都花在滑雪上了,有时候不够还得让我爸接济一点。”

张嘉豪告诉记者,雪季一般只有四个月,气温升高之后滑雪场就得关闭。后来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家室内滑雪场,季卡只要三千多元,他就天天去滑雪了。晚上他在五星级酒店制作第二天的下午茶点心,白天在雪场玩命练习各种空翻技巧,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在往返滑雪场的车上眯一会,然后继续上班。“有个姑娘约我看电影,我告诉她,我得去滑雪,看电影太浪费时间。那会儿朋友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机器人’,那时候年轻,虽然身体也疲惫,但就是上瘾,一天不去都不行。”

张嘉豪回忆,那会儿的自己完全处于痴迷状态,刚开始只想顺畅地滑行,后来想玩跳台,又想学各种旋转和跳跃动作。学会一个动作就去钻研下一个动作,常常为琢磨一个动作一边走路一边比划,然后立刻就想去雪道上练习。如果第二天要去滑雪,头天晚上他会激动得半宿睡不着。

父母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拿他没办法,同事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疯子。“他们不理解,觉得我有点疯,这很正常,但我觉得有意思就坚持下去了。”结果是,第一年下来,张嘉豪就可以飞跳台了!

跻身国内一线滑手

他笑称天赋一般,只是热爱

张嘉豪告诉记者,一开始并没有找专业教练学滑雪,因为当时国内的培训行业刚起步,没有渠道和资源去接触好的教练。起初,他跟着网上视频里的大神们学习各种技巧,后来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了,大家会相互学习切磋。滑雪时碰到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他会请教对方该怎么训练。

“那会儿国内每年都会举办男子公开赛,我就想去试一试,结果成绩还不错。”2015年,张嘉豪参加第十三届红牛南山公开赛获得国内组第二名,“当时拿了8000元奖金,甭提多高兴了,心里盘算着我可以去滑多少次雪啊。”

张嘉豪频频获奖

从17岁接触单板到参加公开赛,张嘉豪只用了两年时间,是比别人有天赋?张嘉豪想了想说:“我的天赋一般,算中等。我觉得努力、运气、朋友帮衬不可或缺;理想、信念和坚持也很重要;还有一点,就是执着于这份热爱。”

确实,张嘉豪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2016年,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滑雪联合会(FIS)滑雪世界锦标赛Cardrona站的比赛,获得中国滑手中的最好成绩(第16名);2018年,获新西兰remaraks第一名;2021年,获战马南山公开赛pro挑战赛冠军。此外,他还是国内首个在雪上完成Double backflip (后空翻两周)的单板滑手。

张嘉豪称,2016年,参加在鸟巢举办的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的经历让他终身难忘。他从来没有跳过那么高的跳台,足足有20米,虽然有点害怕,但他不想浪费这个机会,也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之前练习的时候,动作都做得不太好。比赛那天,我成功做了一个Backside720(内转720度),当时我都惊了,全场都为我欢呼,那感觉太棒了!当时我拿到了中国滑手中的最好成绩。”

他发现自己太喜欢滑雪了,想在动作和成绩上面更进一步,但练习的时间还远远不够,于是选择了辞职,天天练习滑雪。

经历无数伤病后,

仍不改初衷,勇敢上跳台

渐渐地,张嘉豪成了单板圈令人瞩目的新秀,很多人说他是滑雪天才,也有不少人用“疯子”来形容他。“我属于那种一遇到比赛就兴奋的人,俗称‘人来疯’,平时不敢跳的动作,比赛时也敢冲,当然前提是我了解自己的实力。”

张嘉豪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近60场比赛,经历了无数次受伤、手术,手、腿都摔断过,两次肺部摔伤,多次脑震荡……张嘉豪说,滑雪受伤的那一刻,脑海里想的不是恐惧,而是遗憾:“完了,我可能要有几个月滑不了雪了!”

张嘉豪的滑雪动作十分炫酷

“有一次,做一个空翻动作,从大跳台上砸下来,摔‘断片’了。你跟我说一事,一分钟后我就忘了,又问你,反反复复,就是轻微脑震荡。”这些伤病从张嘉豪口中说出来,显得很淡然,似乎受伤对于他而言,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尝试一个新动作,刚开始没有考虑危险性,直接就上了那是鲁莽;摔过之后,害怕了,还敢上跳台,那就是勇敢。”

这些年张嘉豪为了滑雪伤病不断

进入北体成为大一新生

未来边学习边比赛

张嘉豪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家也有了单板滑雪障碍技巧这个独立的运动项目,他被选入黑龙江省队,成为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跟着教练董明杰学习。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运动员的生活,买装备、滑雪都不用自己花钱了。

张嘉豪说,单板滑雪有多种不同的玩法和项目,相比滑行,他更喜欢跳台和铁杆,他觉得自己能够掌控飞起来之后在空中的状态,自由又刺激。“我练的是大跳台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比赛时会很刺激、观赏性很强。在赛道上通过各种障碍,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创意,飞行、跳跃、翻腾……”他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说着单板滑雪的炫酷,不难发现他对滑雪的热爱已深入骨髓。

张嘉豪在滑雪场上

记者询问他为什么如此痴迷滑雪?他想了想说:“滑雪能让我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目标,为了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努力练习的过程挺有意思的。如果一个动作别人做不了,我做成功了,那是相当有成就感的事。”

记者了解到,除了是单板滑雪运动员外,张嘉豪还有一个身份是大一新生。

去年,张嘉豪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运动健将称号,由此有了就读相关高等院校的机会,他选择了去北京体育大学进修。他坦言,现在会主动去学习,为了以后能多一些选择,“今天刚提交了我的英语作业,这段时间也在上网课。”

对于单板滑雪运动员来说,26岁已是“高龄”,但张嘉豪说还没有考虑过退役问题,“现在,我只想打好积分赛,用最大努力证明自己,如果能参加北京冬奥会,那这事我就办漂亮了。将来,我可能不会参加那么多比赛了,但会一直滑下去,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

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