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旅头条 | 第二批省级集聚区,引领夜间文旅经济新潮头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1-05 21:09:34

开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动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繁荣发展,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益举措。江苏走在前列,继6个集聚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2个集聚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后,新近公布的15个第二批江苏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又引领和示范了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的新潮头。

南京南艺后街·鼓楼水岸 艺术街区

2020年疫情期间至今,街区逆势而上、华丽转型。草场门桥头矗立的“大蓝鲸”艺术雕塑,既是街区的“精神堡垒",也寓示着外秦淮河通江达海的博大气魄。街区还充分利用宽阔的沿街慢行系统、大小7个广场、自营空间、户外舞台,常态化举办艺术沙龙、名家访谈、艺创大赛等髙端艺术盛会和各类精彩活动。形成了南艺后街、外秦淮河水上游览、龙舟运动、艺创空间等消费项目和文旅品牌。

“最美书店”月巷,集聚中青年艺术新锐的“艺潮市集”, 独立音乐IP“悠音乐队”,YI鼓楼阅读空间……华灯初上,水岸漫行,感受生活中的充盈诗意。

南京百家湖1912夜间聚集区

集休闲娱乐、商务社交、特色体验为一体,由“湖+湾+场+街”四个功能区组成,打造梦幻指环摩天轮、百年工艺迪士尼同厂“拾光木马”、城市沙滩、拾光木马、拾光车站、大陆首家蒸汽小火车等体验项目和夜间文旅景观。

街区还以其开放式街区特色、优质商户品牌内容,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夜消费场景,满足不同人群的“夜消费”需求。

无锡融创文旅城

夜游主题IP“夜夜夜阿狸”,通过内容IP与线下实景的深度交融、相互赋能,为城市夜游带来主题式创新,让游客体验“色彩斑澜的梦,奇妙多元的夜,延长陪伴的爱,趣味横生的场”。融创乐园的王牌项目“飞越江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分辨率穹顶球幕;融创水世界为沉浸式太湖主题水乐园;融创雪世界以真冰真雪打造江南首个室内滑雪场;海世界拥有白鲸、海豚、鲨鱼等万余只海陆空生物,32个展示池体,25米超长海底景观隧道,180°展缸……

这里有吴越古风熏润,也有新潮生活美学浸染;有水乡缱绻情思,也有国际化的舒适获得感;是江南,又不止于江南。

徐州市鼓楼区彭城壹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帮助商户运用短视频、抖音、快手等新媒介和直播平台,街区建立徐州首家“城市共享直播间”,徐州特色知名文旅、文创产品及商户线上直播特色产品及服务,街区内“互动钢琴”、“高富帅”网红打卡地等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的首选场所。联合多部门举办直播大赛,推动网红直播资源走进街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节”活动。

从“彭城老府衙”到“彭城新天地”的华丽转变,夜间文旅产品与服务向线上延伸拓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体验型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占比逐渐提升。

常州天目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整合区域内众多文旅资源,初步形成了“一环三轴四组团”的格局。以山水园景区为核心,设计打造夜游灯光景观带,开发游船路线,设计灯光秀表演,充分整合夜宿、夜游、夜景、夜娱等要素,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不一样的山水园,将天目湖文化与湖边市集、文创夜市、音乐节等业态产品相结合,形成天目湖品牌效应。

让艺术与城市空间邂逅。举办星空帐篷节,在湖边草地看云、观星、听风。举办“潮玩天目湖 万象国风夜”活动,开设古风市集,将现代化文旅消费活动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苏州同里古镇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策划“夜show” “夜娱” “夜游” “夜市” “夜拍” “夜购” “夜食” “夜宿”八项“同里夜精彩”夜游品牌项目。古镇巡游+快闪互动,演员及弦乐演奏家古镇巡游,三桥集中快闪式表演增加其演出互动性。打造“夜娱”主场——临水而筑、蜿蜒于僻静小巷的暮湾尚休闲街区,集品酒、听歌、说书等于一体,让游客在体验古典水乡的同时,也可从中品出时尚新貌。

2021年,推出全新园林夜游项目“退思邀月”,除光影魅力外还有古镇纳凉游三桥、纳凉晚归曲及古园今梦等表演,让游客在园内休验“月是人间客,嬉戏夜色间”的浪漫意境。

苏州高新区狮山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通过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文化景观提升等途径,将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科技馆、苏州市工业展览馆、艺术剧院等子项目,融入开放型山水公园。将狮子山、大运河、上方山、石湖等自然资源景点和市级动物园、植物园的带动效应,与狮山本地商圈强大的群体消费力相结合,规划和发布六条旅游线路有机串联,充分挖掘自然旅游资源潜力。

打造“狮山文化旅游艺术节”品牌,探寻“文化+旅游+商贸”多元融合发展的旅游经济新模式。在商务范的冷硬高效中,浸润着小资的时尚与烟火气的温馨。

南通师山广场

推出各类夜间文旅消费体验活动,融合汉服时尚表演、花灯巡演、夏日乐队嗨唱等活动成为抖音新热点;引进巨岛大联盟体育运动公园、爱尚阳光游泳健身馆等休闲娱乐品牌。开发“张謇人文主题街区”,通过植入张謇系列产品展销的百味国潮街、张謇实业情景主题商业、状元文化记忆长廊等IP,形成集体育文化、商业购物、研学教育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以江海文化为内驱力,以“张謇精神”为突破点,以“文化磁力”放大海门魅力,让微演艺、沉浸式夜游、文创集市、非遗技艺成为重要活力因子。

连云港赣榆二道街文化街区

从赣榆主题古文化、盐文化入手引入网红打卡点,互动沉浸体验项目体验,特色展览+体验”;打造追味老二道街夜宵品牌,酥烧和薄粉;盐课司以小剧场演出为主,赣榆大鼓,赣榆清曲小调等演出穿插其间。为商户提供抖音号、朋友圈、微信商城,电台,LED户外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平台。精准对接消费需求,用科技手段迭代出更多更好玩的玩法塑造夜游体验,把流量变为留量,实现收益。

街区确定三横四纵、三广场、多节点的基本格局,街巷保持了原貌分布,既满足城市文化肌理的传承,也符合现代商业交流互通的需要。

淮安清江浦景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融合看景、听戏、美食、购物等多种元素,实现里运河夜游点线面的大发展格局;以历史文化街区“花街”和“文庙明清商业街”为依托,按照打造淮安宽窄巷和老门东的设想,植入最具清江浦特色的非遗工艺、美食、文创产品;以“慈云寺宗教文化体验区”“中洲岛运河文化体验区”“文庙文化创意街区”3大板块,构建集3D灯光秀、非遗表演、艺术展演、夜游沉浸式体验等夜游板块。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夜游里运河、夜逛古街区、夜享淮扬慢生活等夜间文旅业态聚集,互相促进,组成夜间消费新格局。

盐城大洋湾景区唐渎里

推出沉浸式唐风主题演艺活动,原创遣唐使迎宾式、掌灯仪式、敬酒仪式等三大仪式,荷花仙子、异域风情、唐宫乐舞、琵琶女、威武将军、飞天等六大行为艺术,鱼龙舞、嗨吧唐渎里、焰火丽人行、花样年华、烟雨江南、敦煌献艺、嘎光等七大主题舞蹈。还设有三大主题博物馆:八大碗博物馆、湿地生物梦幻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俨然三张盐城文化的名片。

2020年以来,连续举办第二届大洋湾湿地美食文化节、元旦唐韵焰火秀、福禄寿喜财上元节主题活动等特色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参与。

扬州明月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组织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既有商场内非遗文化产品雕版印刷和扬州漆器的体验,也有明月湖湖边无人机和灯光秀的表演,同时扬州本土的网红和网络达人还在明月湖还定期举办街拍、网红直播等多项街头艺术秀。加快建设便捷交通,持续推出便民措施,在扬州京华城和双博馆设立公共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便利性的一站式服务。增设智能化综合应用、全景高空瞭望、城市指挥管理、智慧工地管理、环境保护监测、消防安全预警等应用场景,保障夜间经济安全高效的运行。

集聚区多次在扬州各类旅游推介中亮相:“世界美食之都”揭牌日,“世界美食之都的示范店”,江苏省运动会开幕式,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明月湖”品牌已经成为扬州旅游的一张名片。

镇江第一楼街文旅步行街

既有历史古迹、非遗文化(横秋堂、唐老一正斋等)供市民沉浸体验,购物、餐饮等传统消费,也有引领先锋时尚、潮流风尚的现代化商业娱乐消费。重点打造的夜间潮流市集“星夜大市口”,聚集了网红打卡、咖啡奶茶、花卉动植、特色表演、手工艺品等众多特色元素,吸引了广大市民前往打卡消费。

用一年时间迅速积累形成了“酒吧街一条街”、“星夜大市口”“美食集市”、“非遗文化体验” 、“千秋桥24小时书吧”、“沉浸式桌游娱乐”及“演艺小剧场”等特色口碑IP,迅速带动第一楼街夜间文旅消费水平。

泰州兴化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

推出省级非遗淮剧小戏《板桥放粮》、《范公断案》等,策划上演大型5D史诗实景演出《垛上谣》,此演出以兴化“垒土成垛”的精神为核心,彰显兴化的历史悠久、文脉悠长。品读郑板桥字画、景仰范仲淹伟业、追溯《水浒传》渊源,领略兴化历史文化遗存、欣赏独特的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当代名家书匾、精巧的古玩珍宝,从现代生活穿越到古代历史中,夜游兴化,文化内涵深蕴其中。

街区由各景点以及以城内东大街为主轴的五条历史古街和文化广场构成,合理设置“夜戏、夜秀、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六大业态,充分展示了兴化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宿迁筑梦小镇

以“筑梦小镇”为主体,衣食住游文为主题,先后举办五一嘉年华活动、集装箱音乐节活动、寻找最强音海选、“红心向党”大型文艺演出等展演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利用现有科技互动设施创新非遗展演形式,丰富游客同非遗接触的渠道,丰富游客体验,以非遗概念滋养社会文娱生活。

筑梦小镇重点打造商区与文旅相结合,网红直播与文化传承相联系,让消费、娱乐、休闲、文旅连成一体的新业态模式,形成全市网红聚集地、宿迁青年创业聚集地、集聚效应的夜经济地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姥海峰  图片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