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创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宣布即将上线,该剧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影”)、bilibili联合出品。
十位导演分别打造八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铺陈开一个极具中式想象力和审美魅力的故事集。随着预告片和海报发出,加上如此奇趣的题材,迅速登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上美影要联手B站了,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简直绝绝子!”
8个故事均根植于中国文化
记者从上美影方面获悉,《中国奇谭》集结了胡睿、陈莲华、周小琳、潘斌、於水、顾杨、刘旷、杨木、刘毛宁、徐宁十位动画导演,而这8个故事,均根植于中国文化,或浪漫、或童真、或荒诞、或热血、或搞笑。
关于《中国奇谭》剧集会是什么风格?人物会是怎样的设定?传统还是现代?这些都是很多网友好奇的地方。记者了解到,在此前的发布会上,曝光了1分多钟的预告视频。
概念预告以“遇见不一样的妖”为主题,开阔了对这一“妖怪”故事的联想。视频中,八个故事的场景逐一衔接登场,每部短片的片名都极具创意地以拟人化的形式穿梭在画面中,趣味十足。场景变换的同时,也展现出影片多样且鲜明的风格。
其中,手工剪纸定格的《小满》色彩鲜艳浓郁;定格偶动画的《玉兔》充满科幻未来感;云雾缭绕中,《鹅鹅鹅》融合了素描与水墨韵味;《飞鸟与鱼》的画面唯美浪漫……
在预告中,每一段都配合了一句介绍,比如,《林林》的“她,狼,晚餐”,《小妖怪的夏天》的“我的梦想,是吃唐僧肉”,《鹅鹅鹅》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简短而又耐人寻味,一气呵成的镜头配上灵动又大气的音乐,也足见创意能力与导演功力。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妖魔鬼怪”
不过,目前具体的人物、动物、小妖等形象还未具体披露, 作品释出九张概念海报对预告片中角色形象有所补充。其中,主海报的神秘意境带来无限遐想。一人湖上独钓,而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下却暗潮汹涌,仿佛有什么在潜行游动伺机而上。将海报倒置则豁然开朗,“妖”字赫然于水下,与上方的红色印章呼应——这是一个关于“妖怪”的故事。
海报大面积留白以无胜有,强烈的对比也展现着作品对于“妖怪”的定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善或者恶,而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故事中的“妖怪”角色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妖魔鬼怪”,令网友直呼“可爱”又“奇特”。
据悉,创作团队基于本土文化语境延展出了更具想象力的内核:古代书生、庙宇泥像、身边爱人、胡同里的黄鼠狼、未来机器、案板鲶鱼,都有可能是“妖怪”:它可以来自恐惧,同样也可以来自美好的愿望。
总导演陈廖宇说:“《中国奇谭》的故事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影片里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狭义地指中国的传统典籍、传说故事,不仅是已经过去了的文化,也包括了现在甚至未来的。古人有想象,今人也有。”也就是说,全片这八个故事,既包含了有传统来历的故事,也包括了完全新的故事,还有的是基于传统的二次创新。
据透露,影片的故事时间跨度纵览古今、展望未来,题材更是包罗万象,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比如,叙述乡村现实和变迁的《乡村巴士带走了那人和神仙》、描绘北京市井胡同奇谈的《小卖部》、想吃唐僧肉的《小妖怪的夏天》等。
剪纸动画等中国特色类型线上开花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有一种童年叫“美影厂”,有一种画风叫“民族风”,剪纸动画、偶动画等带有时代记忆的动画类型,这些年已经比较少见了。
从此番发布的《中国奇谭》的信息可以看出,剪纸动画、偶动画等不少动画类型要在剧集中复活了。此前上美影厂长速达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剪纸动画等动画类型费时费力,很难做成商业化长片,但是可以短片形式在线上推广。
记者了解到,此前2017年上美影发布片单新计划时就表示,要继承和发扬60年来上美影在动画片领域多片种创新的传统。未来三到五年中,上美影厂的创作计划包括三维动画、二维手绘动画、偶动画、水墨动画等多种动画类型,涵盖了影院长片、网络系列番剧、艺术短片等影片模式。
“不迎合既定期待,也不表面符号”
记者了解到,《中国奇谭》这些贴近真实生活的故事,也深深体现出导演陈廖宇表示的“不希望刻意迎合别人对中国或东方的既定期待,而是自然流露中国或东方的特性,不是表面符号”的呈现方式。
而出品方之一的上美影,其前辈们更是勇探民族风格之路,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形成了水墨、剪纸、木偶、折纸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形式,贡献了诸多经典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恰逢中国动画即将走过百年,上美影厂长、《中国奇谭》总监制速达也表示,《中国奇谭》也将传承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创新和尝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影片同时也是响应“十四五”规划,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求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
因此,不难看出,《中国奇谭》有着自由度极高的创作空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希望打破刻板印象,从而挖掘更多可能,如此的创作精神则更加深了观众对其的期待。
网友期待“将曾经的中国风带给现在的孩子”
上美影是中国历史最长、片库量最大、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建厂后共摄制美术片500多部,创作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经典作品,以动画“中国学派”享誉国际,获得了400多项国内外大奖。
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妖”,比如最近重映的《天书奇谭4K纪念版》诞生于1983年,其改编自中国首部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保留了小说中三只狐狸妖精的形象。经历了漫长的整体修复和数字化处理,在新一代中国动画电影人的努力下,终于褪去时光的“磨痕”,清晰地重现在大银幕上,勾起了不少人对童年的回忆。
记者了解到,文化产业已经开发了孙悟空、白娘子等著名IP形象。国内的优秀动画作品中,以《封神榜》《西游记》等这类志怪小说创作的妖怪题材动画作品,占据着半壁江山。如今不乏一些优秀的原创作品,也纷纷“出圈”,比如,在线上很火爆的《大理寺日志》,属于古风断案类型作品;影视化改编市场的“香饽饽”《狐妖小红娘》,等等。
此番《中国奇谭》的首波预告和海报释出后,网上一大波点赞,其人物、剧情都设定新颖,而且价值观也很现代化,跳脱出了刻板的“国风”进行了创新,甚至有点像大爆款《爱,死亡和机器人》的中国版。很多网友表示,预告就很看得很古风、很带劲、很惊艳,非常大胆创新,仍不住想要击节叫好。
预告中多变的画风和美术风格,也打动了很多网友。有网友表示,这画风太对自己胃口了,没想到还能再看到剪纸动画、木偶动画,以及水彩、定格动画,还有最后的水墨山水,一切似乎又找回了上美影曾经一贯的味道,却也有创新的三维元素,各有各的风格特色,而且内容上有意味,感觉不止是单纯的鬼怪故事。
还有网友留言表示,已经去B站点追番了,“期待上美影再把曾经的’中国风’带给这个时代的孩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实习生 卞淑蕾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