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5公斤!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大丰收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1-11-26 12:58:36

1509.5公斤!11月26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洋田村,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黄埔示范基地开展晚稻测产验收。

上午12时许,中国科学院院士罗锡文在现场宣读了结果。测产结果显示,该基地晚稻平均亩产为726.4公斤,加上今年早稻测产平均亩产783.1公斤,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为1509.5公斤。

对于示范基地的水稻收成,罗锡文认为“整体还是不错的”。“种庄稼讲究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罗锡文介绍,稻田要不断改良,稻子才能有好收成,但黄埔示范基地的30亩田从去年才开始耕种,并不算“最好的良田”。由于上半年缺水,导致示范基地的早稻晚了20多天,影响了晚稻的种植,这对晚稻的产量也会有影响。

他认为,严格意义上讲,广东要在这种地方种植水稻,取得高产是比较困难的。广东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农作物蛋白质和淀粉的转化,高温多雨还会带来病虫害。“这对水稻不是最好的生态环境,但我们偏偏要选在这个地方,这也是袁隆平先生生前要求我们这样做的。”罗锡文说,我们想在广东这种气候条件下,也实现袁隆平先生所讲的双季稻亩产3000斤,我们希望通过今年、明年的努力,真正实现袁老师这样一个梦。”

据悉,该基地是由袁隆平院士生前亲自部署、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承建的。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建武介绍,示范基地所在的洋田村,海拔高度29米,示范基地面积30亩,共有大小坵块9丘。示范基地土壤肥力中等,属于河床沙质土。晚稻7 月 23 日播种,8 月 12 日移栽,机插秧,株行距4×8寸,每亩1.8万蔸, 10 月7日始穗,品种为湘两优900(超优千号)。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