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温故 | 古代南通的“过江难”
2021-11-30 20:55:08

去年沪苏通大桥的开通让南通到江南的交通更为便捷。根据报道,2021年又将开工建设张皋通道、海太通道、通沪通道三条过江通道,“八龙过江”的场面渐行渐近。

而在古代历史上, 南通民众过江是极其困难的。江苏历史上的大型渡口主要在南京、扬州、镇江一带,比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描绘的就是扬州的瓜州渡口。南通历史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再加上江面宽阔,并没有产生像瓜洲那样的著名渡口。如果去苏州或者浙江沿海,人们常常要绕道南通上游过江,路途陡然增加,给相关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长江天堑较大程度上减弱了南通与江南的交流。

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是追忆董小宛的著作,里面也有很多交通方面的信息。崇祯壬午年(1642年)冒辟疆在苏州见到董小宛,董小宛主动要跟冒辟疆回如皋,冒辟疆劝说无果,到达镇江金山的时候他们掷骰子决定去留,结果董小宛被迫回苏州,而冒辟疆从金山一带过江到达泰州,后又回到如皋。从苏州到如皋竟然需要辗转到镇江过江,可见当时南通一带的“过江难”。

甲申年(1644年),如皋发生大动乱,当地大户人家纷纷避难江南。冒辟疆家族约100人选择逃往浙江盐官(今属嘉兴海宁)。在渡江时选择了“抄近路”,冒险从靖江渡江至江阴。根据《影梅庵忆语》记载,除了当时江面强盗众多,仅就自然条件而言,这段江面“大江连海”,可能会被凸起的大石挡住船只,通行条件显然不如扬州与镇江之间。

无独有偶,清初南通诗人范国禄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也避祸前往江南,同样选择在靖江、江阴之间渡江,作诗“澄江如谷快扬舲。闲挹山光两岸青”。诗人还对该诗作注:“过江每从京口,此处较京口为险。”范国禄和冒辟疆的经历都表明南通至江南主要从扬州、镇江间过江,而情况紧迫时偶尔从靖江、江阴间渡江。

迟至清代中叶,从南通前往浙江沿海仍然要绕至扬州、镇江过江。嘉庆十九年(1814年),日本“长久丸”号商船在琉球国遭遇风浪,26名船员漂至海门沿海,被渔船救起,送至海门官府。因为浙江乍浦常有船只前往日本,于是官府安排他们从乍浦回国。日本方面在事后把这一经历绘成《清国漂流图》,根据上面记载,26人于当年十月三日从海门出发,一路经过南通、如皋、泰州、扬州,然后从扬州过江,经过金山寺附近,到达镇江,再路经丹阳、常州、无锡等一系列大小城市,至十月十四日才到达苏州,然后从苏州到达乍浦,在今天看来,这些路绝大部分是“冤枉路”,但这样的绕道在当时是一种安全稳妥的方式。

《清国漂流图》局部


当然,古时候的南通“过江难”是就民间而言的,对战争年代的军队来说,在南通与苏州之间过江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比如南宋政权本来想定都镇江,怕金兵从南通直接攻下苏州,而最终选择以杭州为大本营。而元末朱元璋大将徐达在攻陷苏州后,又命大军直接过江经狼山攻下了南通。黄 浪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