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肖像永远如此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号
2021-12-02 15:00:49

6位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中有2位已经牺牲,3位都给了正面镜头,唯一“侧面出镜”的就是国安干警陈昕茹。

11月26日,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报告会讲述了崔道植、周春梅、施净岚、潘东升、陈昕茹、张文博6位政法英模的事迹。

6位政法英模代表中

两人已经牺牲

潘东升,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他从警37年,曾带领福州公安先后打掉涉黑组织3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69个。今年9月在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7岁。

周春梅,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原副庭长。今年1月因坚守公正司法、不徇私情被人杀害,年仅45岁。

其余4人分别为:

崔道植,“七一勋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他有66年警龄,先后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

施净岚,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她作为检察系统唯一代表登上国庆70周年“民主法治”彩车。

张文博,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皇姑监区监区长。经他改造过的罪犯达2200余人,有5名罪犯主动检举了6条有价值的涉黑涉恶线索,2名扬言杀人、报复社会的罪犯放弃极端想法,避免了悲剧发生。

陈昕茹,辽宁省沈阳市国家安全局侦察支队副支队长。

其中3位都给了正面镜头,唯一“侧面出镜”的就是国安干警陈昕茹。

他们被称为“背影警察”

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同时承担维护政治安全、海外安全保卫等职能。

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是服务人民的特殊队伍,面对风云变幻的斗争形势和严峻复杂的隐蔽敌情,国家安全机关广大人民警察为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于公安民警,大家对他们了解不多。因为工作涉及国家秘密,这支特殊队伍的很多信息都不能公开,有人把他们形象地称为“背影警察”。

二级英模陈昕茹

为了国家的安全

10年时间追查一条线索

提到陈昕茹,她曾经的领导老李非常感慨:“昕茹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工作。我退休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将王某绳之以法,是她帮我弥补了这个遗憾。”

当时,国家安全机关发现王某有向某国间谍情报机关泄露大量重要情报的嫌疑,决定由经验丰富的老李带队对王某开展工作,陈昕茹正是侦察组的一员。但王某为人非常狡猾,案件侦察开展了数年,始终无法固定证据。此时,王某驻外任职,线索调查被迫中断,成为老李退休前的最大遗憾。

几年后,终于等到王某任职期满回国的消息。陈昕茹重新梳理了近10年的案件资料,细致到了掌握他从不做家务这样的信息。也因此,在他罕见地出门倒垃圾时,直觉告诉陈昕茹可能有问题。就是在这袋垃圾中,陈昕茹找到了一张字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终于让这条线索水落石出。

当陈昕茹拿出确凿的证据时,王某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在侦办这起案件的10年时间里,除了最后收网的几个月,绝大多数的岁月里,陈昕茹带领的侦察小组都是在枯燥琐碎的数据调查中寻找线索。

在病房里

我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量

工作中最“带劲”的部分,无疑是找到嫌疑人、破案的瞬间,“这种自豪感,是一般职业给不了的”。但对工作更深沉的理解,是在她生病以后。

2015年,陈昕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即便立刻手术,康复率也不到30%。”这是采访中,所有同事谈得最多的内容,也是她一带而过的经历。

在病房里,她观察病友,“凡是活下来的,都是有希望,有奔头的”。面对生死,她并没有想到换一种活法。“生病前,我以为是工作需要我。生病以后,我明白是我需要工作。只有在工作中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量。”

越来越多地,她在这份工作中感受到了归属感。

一定程度上,这个工作是孤独的。本着最小范围知悉的原则,案件情况只有少数人掌握。不同的部门之间,日常并不“串门”。但同时,他们分工细致、环环紧扣,高度依赖同事之间的默契配合。随着团队中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陈昕茹更多时候扮演着主心骨的角色,她在不同的场景下,不自觉地重复了一句话——“他们的身后有我”。

他们的肖像永远如此

今年,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中,一张肖像照刷屏网络。这张“照片”看不到五官和长相,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和胸前的一面五星红旗,却让无数人动容。

与其他人员相比,他的个人介绍也非常简单↓

江健,男,满族,中共党员,现为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是一名深沉内敛、精明干练的国安“尖兵”。

网友感慨:“隐藏的头像和鲜艳的国旗,令人动容!”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虽然我们不知道你们的样子

但是我们知道

你是英雄

(央视网微信公号综合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政知见、共青团中央、北京日报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