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女孩用40000张照片记录食堂美食:不仅是个小吃货,还是个女学霸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2-21 16:56:05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沈鸣阳拍摄的一系列美食照片走红网络,馋到许多在校生。她从考入复旦的第二年起,便开始用相机记录食堂的日常饭菜,至今已累计40000多张,每张都不重样。除此之外,她还特意创建个人公众号,每天坚持对外分享一张学校食堂美食照。

沈鸣阳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创建公众号的初衷,是想让大家发现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食堂也隐藏着很多“小惊喜”,“有同学跟我留言说,看了公众号才发现学校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美食。我现在已经保研留在复旦,未来还有至少两年时间继续拍摄复旦美食。我们食堂的菜是一直不停更新的,我觉得永远拍不完。”

复旦学生用40000张照片

记录食堂美食

北食一楼的肠粉、南区春晖食堂的三鲜蟹排小火锅、旦苑三楼的桂花糕和水蒸蛋……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沈鸣阳所拍摄的学校食堂美食照受到许多同学关注。从2019年起,她每天在个人微信公众账号更新一张食堂好吃的图片,3年时间她以相机为伴,为复旦食堂拍摄了40000张照片。

沈鸣阳把自己称作一只正宗“小吃货”,觅食的脚步几乎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我是2018年考上复旦的,大二开始拍摄餐厅美食,一开始就定下计划要每天更新,但其实也比较怀疑自己的毅力,没想到能坚持到现在。”让她意外的是,公众号现在还获得了不少网友关注,其中大多数是复旦在读生,还有同学会主动投稿给她,分享自己拍摄的食堂美食照。

每天晚上8点左右,她会定时上传一张自己拍摄的食堂美食照,有时因个人情况不能按时更新,还会有不少人发私信到她的公众号,问她“二两,今天怎么不更新了?”

四万多张照片中,沈鸣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今年中秋节推送的学校月饼照片。当时复旦大学一共推出了三款月饼,受到全校学生的欢迎,但这种热度也给校园美食博主的她带来一定压力,“第一种是桃山皮的流心月饼,切开后往外一拉就能看到流心,特别好看;第二种是苏式月饼,精致小巧,放到镜头下也很好看;第三种广式月饼,外表看起来很朴素,所以就需要花心思去把美好的滋味‘拍’出来。”

沈鸣阳说,决定拍摄的那天晚上,她整晚没睡,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构思拍摄手法和摆盘技巧,“所幸最后推出的效果很好,获得了很多同学的点赞。”讲到这,她语气中还禁不住地露出开心的意味儿。

三个“人”

让她走上食堂美食打卡路

谈起照片拍摄的缘由,沈鸣阳告诉记者,她用照片记录复旦食堂美食的背后和三个“人”有关,“一个是正在复旦读书的,一个是已经离开复旦的,一个是还没有来过复旦的。”

第一个人是还在复旦读书的同学,也是她关系比较亲近的朋友,“她特别喜欢吃食堂,每天在食堂吃一些好吃的,她就会很开心。我觉得虽然有时候学习和生活会很累,但是这种简单的快乐就特别美好。”

第二个人是曾经在复旦的,那是沈鸣阳大一时遇到的一位退休教师,七十多岁的老教授,她和爱人都曾是复旦的任课老师,“我当时在食堂遇到的奶奶,看她买的东西特别多,就问了她为什么?奶奶说是她先生比较想念在复旦的日子,所以她特意从静安赶到学校食堂,买些饭菜带回家里,给老伴儿一个惊喜。”

第三个人是沈鸣阳,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下,“其实是我自己,高三时候的我,那时比较纠结,高考压力很大,对未来一片迷茫,来复旦转了一圈,去食堂吃了顿饭,之后确定了我要报考复旦的目标。”

“食堂的饭跟外婆做的味道很像,很亲切。”在沈鸣阳心中,食堂美食蕴藏着生活不经意间的平凡美好,她创建公众号的初衷,也是想让大家发现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食堂隐藏着很多“小惊喜”,“好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美食的向往是不变的,沈鸣阳说,现在她的公众号经常还会受到一些毕业学长学姐的留言,“他们说通过我的照片,能够会想起自己当时在复旦的青葱岁月。”

美食博主不仅是个小吃货

还是个女学霸

除了投稿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来的留言外,沈鸣阳的公众号还经常会收到复旦大学之外的学生发来的留言。其中有希望考入复旦的高三学子,还有以复旦为目标的考研同学。

“曾经有名南航的同学留言给我,说希望能考研考上复旦,备研的日子很难熬,他有时会看下我的公众号,用美食照片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沈鸣阳说,她很开心复旦食堂美食不但为大家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还能带给别人前进的动力。

其实,沈鸣阳同学不仅是个校园美食博主,她还是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的 “ 国奖大神 ” ,除了爱美食,她还爱短跑、飞盘、武术、羽毛球……在 2018 级本科绩点排名第一( GPA3.88/4.0 ), 获得了 2018-2019 学年国家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

目前她已经成功保研本校,未来还有至少两年时光继续打卡复旦美食,“我们食堂的菜一直都是快速更新的,它会不停地上新菜,所以我觉得永远拍不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