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南京的日本人拍了部“网红”纪录片 曾在澡堂里被粉丝认出
2020-01-06 16:56:23

交汇点讯 秦淮河边,明城墙下,可能你在南京遇见过他,顶着一头卷毛,骑着共享单车,总是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住在这里”。

2019年12月28日,莫愁路329号,《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以下简称《我住》)举行了四周年粉丝见面会。这部在网络上点击量早已过亿的“网红”纪录片豆瓣评分9.3,而导演竹内亮和他的妻子赵萍就一直生活在南京。一个日本人来到中国,爱上南京,还拍了一部高分纪录片,那么,他为什么住在这里?

“三顾茅庐”求亲,放弃高薪回妻子娘家拍纪录片

从小就痴迷各种电影的竹内亮,高中毕业后去了专科学校学习纪录片拍摄。 “娱乐像阵风,纪录片可以让观众留下印象。”成为日本NHK、东京电视台的导演后,竹内亮拍了很多社会类题材的纪录片,有反映日本社会贫富差距的,也有关于日本养老问题的。他还来到中国,拍过《麻将的起源》和《长江天地大纪行》。

2004年,他和南京姑娘赵萍相识。当时,赵萍刚从日本的学校毕业,她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竹内亮时,惊诧于对方和上司说话时竟然不用敬语,“这在日本社会几乎等同于冒犯”。接触多了,赵萍越来越发现“这个卷毛”身上的“非典型日本人”特质。初入社会,压力大,年轻人对别人的事大多比较淡漠,而竹内亮却有着不符合他年龄的热心。

两个年轻人自然而然地恋爱了,但是娶到心爱的姑娘,却并不是“水到渠成”,竹内亮用了一个词:三顾茅庐。当时几乎不会中文的他在赵萍的父母面前表现笨拙,独生女儿要远嫁他乡,还是嫁给一个不会“来事”的日本人,老两口十分不情愿。但竹内亮“越挫越勇”,三次来到南京“求亲”,最终打动了两位老人。

婚后,竹内亮和赵萍在日本过上了高薪“盘”娃的富足生活。没想到,几年后,“不安分”的他开始鼓动妻子辞职和他一起回国拍纪录片,这让以为生活就此尘埃落定的赵萍又好气又好笑,但最终她还是支持了丈夫的这个决定。问及原因,赵萍笑着说除了“屈服”于竹内亮对她坚持不懈的“洗脑”,还有自己经历天灾后的豁然。“日本311大地震的时候,当时,我跟竹内在上班,儿子在保育园,通信中断,一片狼藉,一家人完全联系不上,当时的恐惧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赵萍觉得既然人生无常,那么有梦想就应该勇敢去尝试。2013年,他们舍弃了有房有车的日本中产生活,回到了赵萍的家乡南京。

有些采访对象甚至是竹内亮在街头“搭讪”来的

很多年后,再次聊起这场“生活的重启”,竹内亮袒露了更多的心声,“一个外国人在高压的日本社会生存,尤其是我太太生了孩子之后,又要照顾家庭又要打拼事业,像她一样的人很多,却没有人关注,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努力”。

刚回国的两年间,《我住》还停留在想法层面,竹内亮和赵萍却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来自生活的“暴击”。一个日本人想拍摄在中国平台上播放的节目本身就很困难,加上对网络文化的不了解,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毫无头绪,被嘲笑被拒绝甚至被欺骗。

这一切直到2015年11月《我住》上线才有所好转。虽然当时找来了人气明星中日混血演员阿部力作为主持人加盟,但《我住》的预算却少得可怜,没有台本,拍摄之前对主人公也是知之甚少,有些采访对象甚至是竹内亮在街头“搭讪”而来的。

虽然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但《我住》真实不做作的风格仿佛网络世界里的一股清流,一下子就抓住了网友们的心。在日本旅游区给游客画漫画的中国姑娘拿到工作签证后的激动,在日本相扑界颇有声名的中国蒙古选手经历了不公正对待后的坚持,在秋叶原的自媒体网红为自己的动漫梦想奔走的勇气……四年,上百集,《我住》拍摄了形形色色在异乡努力生活着的人,还拜访过跟着相声演员丁广泉学相声的外国小伙儿,在武汉开咖喱店、免费教日语的日本老爷爷。

曾经微不足道的凡人梦想在镜头里熠熠闪光。为了爱情,为了养家,甚至并不为了什么,这些可爱的素人们不仅在回答着“为什么住在这里”的问题,也感染着每一个在他们的故事里找到自己影子的网友。

竹内亮说他现在最想拍的是赴日打工的底层群体,因为他们拿着很少的工资,却有着庞大的工作量,日复一日的辛劳让他十分有感触,“但是应该没有老板会同意我的拍摄吧。”

蹭吃蹭喝蹭面膜,还在扬州的澡堂里被粉丝认出

《我住》的粉丝越来越多,甚至在扬州的澡堂里,竹内亮都有被粉丝认出的经历,他一丝不挂尴尬地站在那里跟粉丝聊了半天,“下次至少让我穿件衣服再聊吧,哈哈……”。

竹内亮和赵萍一起创办了“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二十多个员工清一色都是《我住》的铁粉,有的放弃一线城市的优越生活不远千里来到南京,有的曾一遍遍在微博上私信竹内亮求“零薪酬”加入。

“怕辜负了他们的热爱,更怕‘欠薪’”。虽然口碑不俗,但由于拒绝植入,流量难以变现,《我住》并没有实现和人气相匹配的盈利,竹内亮只能靠再做两档流量节目以及拍摄一些商业宣传片来保证《我住》的拍摄支出,即使这样,这个史上最穷剧组还经常利用拍摄机会“蹭吃蹭喝蹭面膜”,甚至有粉丝在见面会上调侃竹内亮,问什么时候能吃到他请的饭。

“何德何能,我们只是做了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粉丝真的给了我们太多回馈。”2019年底,竹内亮在大阪、广州、上海和南京做了《我住》四周年粉丝见面会,从前期的场地支持、宣传推广、物料筹备到当天现场,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赶来的粉丝们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甚至想办法拉赞助,赵萍笑着说:“这就是《我住》的粉丝效应。”

有一场见面会,竹内亮说他记得有两位聋哑人一直静静地坐在下面,“后来我把他们请上台,看着他们激动地比划,努力想说明自己有多喜欢《我住》的时候,我觉得做这件事太值得了”。赵萍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两位聋哑粉丝的感谢,她默默地让工作人员后期把每一集《我住》都配上了字幕。

赵萍像当初支持丈夫回国一样依然支持着他对《我住》的倾注,她主动揽下了“经济大权”,“他没有商业模式那种头脑,如果天天想着没钱没钱,他创作的精力、激情就会受到影响,我觉得如果我也有压力,他也有压力,节目就没法儿做了,所以我说你不用管钱了,你只要想内容就OK。”

大V也“降不住”儿女,非典型日本人的典型中国生活

“大闸蟹太麻烦,还是喜欢吃十三香的小龙虾”,“接受不了常温的啤酒和有糖的乌龙茶”……这个定居在南京,越来越“中国化”的日本人,如今已有了168万粉丝,他的微博活跃度异常之高,沉迷于“蹭热点”,开玩笑“呼吁”粉丝们众筹让石原里美上他的节目,也会在“白鲟灭绝”上热搜的时候,惆怅回忆起自己当年拍摄长江纪录片的经历。

但他在微博上做的最溜的一件事,还是“晒娃”,虽然读小学的儿子和上幼儿园的女儿,他一个都“降不住”。制作节目时步调一致的竹内亮和赵萍还曾经因为教育分歧“吵”到了孟非的节目里。赵萍总是吐槽他对儿子的学习不上心,还“纵容”女儿逃课,他却说“童年苦短,让孩子们多玩会儿了”。

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竹内亮越来越没有发言权。他倒也想得开,乐得清闲,不工作的时候宅在家里看热门电视剧,或是一个人去石头城公园遛弯儿。跟着妻子回国六年才在迈皋桥买房的他时不时吐槽一下高房价,当年那个在岳父岳母眼里不会“来事”的日本女婿,现在常用中文拍马屁:“我妈包的水饺就是好吃。”来南京后,竹内亮的工资只有当时在日本工作时的五分之一,但他说自己很开心,他觉得中国人随意、自由、有个性,而日本人太在意周边人的眼光,“太压抑了”。

生活在南京,竹内亮不仅自己去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会带日本朋友去,但他坦言孩子们还没去过。“有一天肯定会告诉他们,毕竟他们是中日混血,应该知道这段历史。”赵萍说。

有网友说竹内亮做了一件促进中日友好的事,他连连摆手说自己从未这么想,只是觉得这两年,中国的年轻人对日本越来越了解,但其实日本的年轻人对中国还很陌生,“我只是比他们幸运,看到和亲历了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我想把这些变化告诉日本人”。

交汇点记者 黄欢 林惠虹 实习生 刘玮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