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美法两国在国际军火市场明争暗抢,暗战频频,双方互有攻守。
2月中旬,法国达索公司宣布,他们已经跟印尼政府签署合约,将向印尼出口42架最新款“阵风”战机,这项合约总价值可能超过81亿美元。其中,首批6架战机的采购协议已经签订完成。
就在法国和印尼达成“阵风”战机订单的同一天,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印尼出售36架先进重型战斗机F-15,这份军售合同总价值接近139亿美元。
美国批准军售的36架,加之印法首批签订的6架,正好是印尼公开宣布的战机采购总量。这意味着,美国似乎又从法国手里成功“抢单”了。
短短几个月来,法国在军售上屡屡受伤。被抢的第一笔生意,是澳大利亚的潜艇生意。澳大利亚就和法国早在2019年就签了12艘常规潜艇的采购合同,总价值高达660亿美元,却被美国“截胡”。
法国被抢的第二笔生意,是瑞士的战斗机生意。在签约最后阶段,瑞士取消了与法国达索公司达成的价值60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采购合同,转投美国F-35门下。
粗粗算下来,法国半年被美国“撬”了700多亿美元的大单。
不过,法国去年底也曾成功“扳回一局”。去年12月,阿联酋与法国达成了一项80架“阵风”战机和12架军用直升机、总价值170亿欧元的采购合同。而此前,阿联酋一直在同美国进行采购F-35战机的谈判,阿联酋的突然转变,让美国决策层十分意外。
美法军售,明争暗斗频频抢单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军火交易是一块肥肉,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对法国来说,以目前法国的海空军的订单是养不活的达索公司的,这意味着法国的军用航空企业就要“萎缩”了,对法国来说,损失太大了。
事实上,在英国退出欧盟之后,法国是欧盟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早在2019年,法国一直致力于“欧洲要更加独立自主”,并倡议建立“欧洲军”——试图与美国保持距离,对美国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
国际军火交易背后的水很深……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军火交易并不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路叶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