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给蛋糕、巧克力、甚至是寿司、刺身上装点上金箔金粉成了一种时尚,似乎“穿金戴银”后更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草莓巧克力蛋糕卷上轻轻盖上一层薄薄的金箔,就摇身一变成了“鎏金草莓卷”,号称“有着华丽外表却内藏清甜少女心”。和牛寿司上点缀一点点金箔,就能让食客惊呼“真是奢侈啊”。近两年,贵金属“金”“银”可不再仅是人们传家保值的首饰,而是化身薄如蝉翼的金银箔或者制作成金银粉,添加在各式各样食物中在市场上出现,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甚至有商家宣传吃“金”可以发大财行大运。
不过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指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这也意味着往后这样的点缀再出现可就是违法了。
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正常的胃酸也无法将其消化,会随着我们的消化道排除体外。”
食品添加剂,其实是日常我们接触到的食物中或多或少可能存在的成分。戴春介绍,在我国食品添加剂有其明确的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才是被允许的食品添加剂。”记者了解到,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抗氧化剂、着色剂、酶制剂、增稠剂、膨松剂、甜味剂等。比如抗氧化剂就可以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而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则能够改善食品感官性状。显然,无论是金还是银都尚无专业的科学研究证明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更没有数据证明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图源网络 侵删
此外,据有关专家介绍,金箔也分为食用金箔和装饰用金箔两种。其中装饰用金箔的含金量通常是98%,而食用金箔的含金量则高达99.99%或以上,且不能含有其他可能让人体中毒的重金属,比如铜和铅等。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网购平台搜索“金箔、蛋糕装饰”等关键词已经找不到相关商品。但直接搜索“金箔”则可以找到美甲、摆件制作等用途的装饰用金箔。值得提醒的是,切不可铤而走险、“简单粗暴”地使用装使用金箔作为添加进食品的替代。“如果其中掺杂了其他元素,比如说铅或者汞,那么吃下去是有可能导致中毒的”,戴春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