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祭”活动征稿: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郑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奠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为了踊跃响应国家号召提倡环保祭祖绿色追思,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新诗风频道推出“清明·诗祭”,3月29日起每天推出一位诗人原创诗歌作品(诗歌原则上不超过20行),并由诗人提供视频(以自然为背景,有作者镜头,由作者本人朗诵)。在紫牛新闻“B座西窗”和“新诗风”同步推送。
欢迎网友在紫牛新闻稿件下方留言投稿或者邮箱投稿。扬子晚报将择优选用,由晚报编辑、记者朗读,录制成视频,在清明节当天统一推送。
截稿日期:即日起至4月4日
投稿邮箱:wxxdsgds2021@sina.com。
拍摄指南:
1、 创作一首与清明有关的诗进行朗诵并拍摄,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无须配乐和字幕。
2、请横屏拍摄为mp4格式,可用“格式工厂”转换格式;
3、录音请尽量清晰,无杂音。(可以佩戴蓝牙耳机)
4、来稿时请附带原创作品,并备注作者简介以及作者照片。
山川祭
文/诵读 孔灏
年过半百的太阳和月亮,跟我一样
对于老虎和豹子
皆已,不再向往
昔年,我也曾“旅于泰山”,也曾观赏
远远超出八八六十四个人的舞蹈,和乐章
岁月珍藏的真理,永远有光
所以,会变幻为美
和稻米之香
我们来到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此时此刻,恰在这个地方
来祭奠,上一分钟的流水和波浪
祭奠,上一分钟的岩石,松涛
鹧鸪的鸣唱
这世间,因为诉说变得温暖
那一分钟前的青山郁郁
那一分钟后的白发苍苍
而现在的一分钟
正在,被人遗忘
沉浮之物与沉浮之人,仍在讨论命运
如夏虫语冰,如岐路时
终未选择的方向
此时此刻,它们是纸,是烛
是一杯酒,又一杯酒
一杯一杯,浇在了苍茫的大地上
阳关三叠,何妨落日游子山海相望
一生一会,都是故人重逢曲水流觞
群星漂泊异乡时,昙花绽放
我们祭奠山川时,天地含章
作者简介:孔灏,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全委委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市诗歌学会名誉会长。诗集入选中国作协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参加《诗刊》二十二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漫游与吟唱》、《老海州》和散文集《观自在》、《江上数峰青》等七部,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郭沫若诗歌奖等。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联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策划:冯秋红
组稿:龚学明
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