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社交名片MBTI,是高效交友还是打标签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4-01 22:24:14

今日,MBTI突然冲上了热搜,一群网友在下面积极的开始发言“本ISTP交友”“有没有人是INFP啊”“本ESFJ,我觉得准。”另一群网友则一头雾水的发问:“这说的哪国暗号?”真不怪不少人没弄明白这是啥玩意,MBTI测试卷土重来也就这两年的事。

社交新名片,MBTI是个啥

MBTI,中文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母亲凯瑟琳一起共同制定的人格类型理论模型,这一模型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为基础,将荣格的八个维度的人格类型细分为四个维度、十六型人格,根据对应的英文缩写进行类型组合,以四个字母为一组形成人格代码,以上文所提的INFP为例,这一人格中文名称为调停型人格,I(Introvert)为内倾的,N(iNtuition)为直觉的,F(Feeling)为情感的,P(Perceiving)为依赖的,这一组合人格特征为安静的、思想开放的、有想象力的,做白日梦的,敏感的。MBTI测试存在多年,是常用的心理测试量表,也多被运用为职业性格测试,不少人在求职前会做一个MBTI职业性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做好职业规划,比如INFP调停型人格,一般会建议为创作类、艺术类、研究教育类工作领域,这是依照其人格测试呈现的特征给出的参考建议。

而在这两年,MBTI突然成为了社交名片,依照逻辑,根据MBTI测试而得出人格类型,相同的人格类型有着更为接近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同样人格类型的人更容易成为亲近的朋友,也因此出现了在网上寻找同样人格类型的讨论。在2021年12月底,一档来自海外的名为《MBTI inside》的观察类真人秀还曾在网上引发讨论,这档综艺邀请多位不同年龄段、多种职业的素人,将他们按照MBTI人格结果分在I内向房和E外向房等四个人格维度的房间,由观众观察这些不同人格的人和陌生人同处一室时的情况,节目综艺效果还真是拉满,一边内向房众人坐在一起鸦雀无声,礼貌中不失尴尬,隔壁的外向房却是欢声笑语,很快就一起玩了起来。这种冰与火的两极对比综艺感十足。

MBTI在年轻人中的走红带来了一个问题,首先就是这个测试真的靠谱吗?这不就是换个样子的星座测试吗?另外一个问题也引发了讨论,依照MBTI测试结果对人做划分,甚至还来了一个MBTI鄙视链,历史人物大众名人到小说人物都能来MBTI一下,这岂不是刻板化、标签化?

真的靠谱吗?

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MBTI靠谱程度有几分?笔者的看法是“仅供娱乐,别太当真”。首先,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的正确性就有待验证,而创造出MBTI测试的迈尔斯母女专业性更要打个问号,迈尔斯是一个作家,没有心理学背景,只能说是“自学成才”,她们所主张的十六型人格划分法究竟有几分科学性实在值得商榷。虽然MBTI测试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程度丝毫不亚于塔罗占卜、星座命理,但这一测试一直以来在心理学学术界中存在一定争议。2015年,软科技网站果壳援引多篇学术文献,对MBTI测试进行了批驳,尤其指出其测量信度差是致命问题,计分方法也不科学。MBTI确实和星座有类似之处,测试结果“一刀切”也稍显粗暴。

2012年前后,MBTI也曾在网上火过一阵子,多以测试职业性格、个人人格为兴趣点吸引人们,而这一阵的卷土重来,其吸引人的兴趣点明显发生了转变,MBTI开始走向社交领域,会发生这一变化与年轻人在社交中内需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加速的生活节奏使得恋爱交友也变成了一个更快捷、更高效的过程,简单直白的标签成为高效社交的工具,虽然它排除了可能不合适的社交对象,但也排除了更多社交可能。

对于标签化的喜爱在影视剧中体现的也颇为明显,大部分流水线影视剧并无意于花大功夫打造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一个标签化的简单人设足以宣传。

虽然说MBTI相较于星座命理,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和心理学沾边,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星座测试一样是以简单的标签来放大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距,当作娱乐一笑而过也就罢了,要是给MBTI真当成了社交工具,就有些太离谱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