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不少人在崴脚后处理不当,导致恢复缓慢,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运动能力,甚至发展为反复崴脚,继发关节炎。崴脚之后,很可能会发生韧带断裂,如果每天依旧继续走动,这条韧带相当于一直被牵拉。很多患者感觉自己骨头没事就继续活动,错过了韧带生长的最佳时期。崴脚可能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血管破裂。踝关节的韧带表面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在韧带断裂的同时,这些血管也被撕破了,随后可能会形成瘀斑,甚至形成粘连,影响关节恢复。崴脚后,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处理?
通常急性期是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来减轻疼痛和肿胀,扭伤严重者应给予及时的外固定。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流程的详细操作。
一、即刻加压包扎痛点
崴脚之后,第一时间应休息、抬高患肢同时加压包扎扭伤的疼痛部位。摸到自己的外脚踝,摸到一个突出的点后往下1厘米,再往前1厘米摸到一个小坑,找到距腓前韧带所在的位置。然后持续按压,大概20分钟之后,再进行其他处理,这样出血会明显减少。可使用弹性绷带缠绕脚踝,但是不要太紧,太紧会阻断血流,松紧程度可通过轻捏大脚趾,看回血情况而定。处理不好的记得及时去医院求助医生哦。
二、冰敷
扭伤24小时内不要热敷,最好使用冰敷的方法,这样才能让血管发生收缩,血液的流出进一步减少,起到消肿的作用。要学会制作专用的运动医学冰袋。这种冰袋的好处就是里面放上冰和水之后,形成一个软性的结构,可以让踝关节的各个方向都得到冰敷。在冰敷之前,要在踝关节上方铺上一块毛巾,主要是为了防止冻伤。同时,也要注意冰敷的时间,一般来说是20~30分钟,可以间隔半个小时再冰敷一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做冰敷处理时,还需要有相应的包扎和抬高处理。弹力绷带、弹力袜等都能起到加压作用,可以减少出血。另外,还要注意抬高患肢,因为患肢是由外围到心脏进行回血的,如果下肢长期下垂,就会使关节持续处于淤血的状态,不利于康复。
三、及时固定
发现韧带断裂以后,首先是给受伤部位固定石膏,但是石膏相对来说不太透气,很多患者不能接受,因此还有一种替代品就是护踝。很多人家里都备有一些运动用的护踝,就像是增厚的袜套一样,但这种护踝只有运动保护的作用,在急性韧带损伤的时候,它的固定效果是不够的。出现急性韧带损伤,推荐使用硬护踝。硬护踝包括两种,一种是搭扣的,一种是系带的,这两种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固定作用。固定的时间一般是3~4周,因为踝关节的韧带经过3~4周以后才能够基本愈合,虽然中间要经过长时间的休息,但一定的康复训练是必要的,否则可能会造成组织粘连以及无法恢复踝关节的力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相应的各个时期的康复训练。(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邵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