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墓找到了?今年年初,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铁军提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路西侧虎丘路新村内的一座砖室墓很可能是孙策墓。这则发布于学术会议上带有探讨性质的观点迅速在“三国迷”中传播开来。
而在4月28日,苏州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程义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举办的一场讲座中,则明确提出商榷,他认为该墓很可能是孙登与周瑜之女的合葬墓,而不可能是孙策墓。
孙策墓找到了?
今年年初,在南京举行了一场名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的学术交流会。会上,苏州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铁军提出了一个“可能性”,他认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路西侧虎丘路新村内的一座砖室墓很可能是孙策墓。
苏州考古所研究院张铁军此次提到的这座古墓,发掘于2016年7月到2018年4月间。同期发掘的三国孙吴时期砖室墓一共有四座(编号M1、M2、M5、M8),其中M1号墓,张铁军疑为孙策墓。
M1与M5位置图 图源:南师文博微信公众号
而在4月28日晚,苏州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程义受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之邀,做了题为《苏州虎丘路三国大墓墓主身份再考》的讲座,对张铁军的观点提出了商榷。
程义告诉记者,孙策葬于何处,正史中并无记载。此次讨论的M1号墓,有前后双室、双穹窿顶、前室带双耳室,这种结构和江宁上坊孙吴墓接近,且出土大量高级青瓷和黄金饰品,实属孙吴宗室墓无疑,但同时,程义认为,该墓墓主是孙策的可能性很小。
程义介绍说,M1号墓出土遗物中有一件残破的魂瓶,按该魂瓶的形制,就目前的材料判断,其流行年代最早为金坛方麓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墓,绝对早不到建安五年孙策下葬之际(200年)。
M1中出土的魂瓶
此次发掘的四座三国孙吴时期墓葬,其上还有一座宋墓,有葛南寿墓志一块。墓志上有“葬于武丘吴天之墩”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宋代,人们认为这里是“吴天子墩”,这也被认为该墓很可能是孙策墓的证据之一,但程义认为,全国各地有不少天子坟、天官墓之类的地名,这是依据民间口耳相传而来,并不严谨,这只能说明,在宋人的认识里,这里有一座孙吴大墓,有孙吴的大人物葬于此处,这个大人物不见得就是天子。而事实上,该墓所在的区域,在孙吴时期,就是一处高级陵墓区,苏州博物馆曾在附近考古发掘一座三国大墓。附近出土明代墓志称此地为周公墩,有人怀疑此墓可能是周瑜墓。
程义告诉记者,他曾排查过多遍孙策去世当年(公元200年)的行迹,孙策不可能葬于苏州。程义认为,200年,孙策有渡江袭许,以迎汉帝的计划。从地理上考虑,曲阿应是孙策渡江的首要据点,此时他的军队应该驻扎丹阳。但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孙策就遭到刺杀,伤重而亡。然后便是安葬的问题。
程义指出,当时,苏州并没有得到东吴孙氏集团的重视,归葬苏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他死前所在的活动区域——曲阿,对孙氏而言已有祖茔的意味,《三国志》中也明确记载孙策父亲孙坚葬于曲阿。按汉代家族丛葬的习俗,孙策应就近附葬孙坚高陵。现在,丹阳还有地名孙陵岗,应该就是因孙坚、孙策墓而得名。至于《三国志》周瑜、吕范的传记中奔丧于“吴”的记载,程义提出,这个“吴”不应理解为狭义的“吴县”。就当时而言,曲阿在孙策的谢表里也称“吴郡曲阿”。按照大可统小的原则,东汉末年曲阿也可以称“吴”。
宋代以后,苏州地方史志如明嘉靖《吴邑志》、清同治《苏州府志》等,多认为孙坚、坚妻吴夫人及孙策三墓,并在苏州盘门外二里,俗称孙王坟。然而1981年苏州博物馆发掘清理,并未发现其为孙氏墓葬的证据,也基本排除了孙坚、孙策墓的可能性。
若墓主不是孙策,那会是谁呢?
此次发掘的四座三国孙吴时期砖室墓,从墓葬规格、年代以及位置推测,M5与M1两座墓有父子辈关系。而M5出土有“吴侯”二字的文字砖。M1号墓墓主可以从M5号墓墓主往上推。
M5中出土的“吴侯”文字砖
据《三国志》记载,孙吴一代封为吴侯者共有五人,分别为孙策、孙绍、孙英、孙壹、孙基。在五位吴侯中:
孙壹在孙綝诛滕胤、吕据时因畏惧受牵连而叛逃入魏,《三国志》记载他“入魏三年死”,所以孙壹不会葬于吴国境内;
孙基因为孙皓以父辈之间旧隙而被削去官爵,被流放至会稽乌伤县,所以孙基以吴侯身份下葬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M5的墓主应该为孙策、孙绍、孙英三者之一。
但如同前文所说,孙策的葬地位置不可能在苏州,M5号墓墓主先排除孙策。
剩下的就只能为孙绍或者孙英。
据《三国志》记载,孙绍虽然为吴侯,但之后又被改封为上虞侯。在这种情况下,孙绍墓中不可能再出现有“吴侯”字样的文字砖。
M5号墓墓主就只可能是孙英。
孙英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宣太子孙登次子,封吴侯。五凤元年,因为大将军孙峻擅权,孙英谋诛孙峻,被孙峻发现而被迫自杀。M5号墓中出土的一批带“凤”字的残砖,其全文很可能就是“五凤”。
而对于孙英的墓地为何选择于吴郡而非都城建业的问题,程义认为,孙英与君主孙亮是同一宗族的不同分支,后又意图谋诛权臣孙峻而被迫自杀。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孙英的墓地没有选择都城建业。并且,孙英封号为“吴侯”,葬于吴郡亦在情理之中,所以孙英的墓地才选择了吴郡。
在分析M5可能为孙英墓的前提下,程义推测M1号墓墓主可能为孙英的父亲孙登。
孙登死后,其葬地位置并没有见于《三国志》记载,但裴松之有注:“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陵。”
程义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当时,吴国当时已与魏国对峙,和蜀汉地联盟也有了动摇。在同时面临着魏、蜀两方面压力的形势下,将孙登的墓从处于吴魏对峙前线的句容迁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次,吴郡作为孙吴政权的龙兴之地,包括周瑜在内的诸多宗亲贵族皆葬于吴郡,被废或被冷落的诸王也有回吴郡居住的记录,所以程义推测,孙吴宗室墓地很可能就设于吴郡。且按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归葬传统,部分宗室归葬龙兴之地的做法屡见不鲜。如东晋时亡于都城建康的琅琊王世系,多葬回琅琊国故地。故此,孙登的墓地应该位于吴郡而非裴松之所言的句容,裴松之的说法有待商榷。
M1墓主若是孙登,与其相邻的M2墓主会是谁呢?
程义认为,M2号墓墓主应为孙登之妻、芮玄之女,而和孙登同处M1号墓的女性,应是孙登的另一位妻子。文献记载,孙登有两位配偶,分别是周瑜之女和芮玄之女。根据发掘简报,M1是合葬墓,按身份等级判断,埋入M1的很可能为身份更尊贵的周瑜之女;M2的墓主或为身份稍低的芮玄之女。
链接>>>
东吴孙氏宗室多葬于何地
汉末三国时期,孙氏据守江东,开创东吴霸业。从229年孙权称帝,到280年被西晋所灭,东吴政权前后持续了51年。
东吴的帝王、宗室葬于何处,目前大多已能明确大体位置:孙权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相传就在紫金山景区的梅花山之下,如今那里象征性地立了一块碑;东吴第二代皇帝孙亮死后,据推测葬于铁心桥附近;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被西晋俘虏,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
而东吴第三位皇帝、景帝孙休葬地尚不明确。一说为安徽当涂姑孰镇“天子坟”;一说为安徽马鞍山宋山东吴大墓;一说葬于浙江海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