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未来】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揭秘“神速推进”背后的故事:全力以赴每一个梦想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5-18 15:17:04

2022年开年,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迅速火遍了全国。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师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正是南大附中1979届的杰出校友。百廿南大附中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还凭借“神奇推进率”成为社会高度赞誉、考生和家长非常期待的“明星学校”。是什么造就了南大附中如此亮眼的成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校园、深度观察,从不同视角还原南大附中最真实的教育场域。

【四个视角,立体呈现“南大附中”】

视角一:活动育人

创新式“学习菜单”,让教育在多场域发生

讲述代表:潘子豪 (高一(1)班学生)

学校整体氛围特别好,校园活动很丰富。校运会、冬季三项、辩论赛等等,我现在就期待着篮球赛!特别是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曹雪教授带着“冰墩墩”回到母校,我和同学们真是激动坏了!曹雪教授在讲座上跟我们分享了他和团队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审美培养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我还听高年级的学长说,中秋节的时候学校还会在操场上举办“月光诗会”,听着就非常浪漫。所有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特别期待我们这届学生也能开展这样的活动。

记者观察:南大附中坚持五育并举,开出了多元化的“学习菜单”让全员参与其中。精品社团、社会实践、心育课程护航心灵成长,还为学生搭建了高端课程平台。学校每月邀请南京大学专家学者来校开讲“南大讲堂”,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红色教育、历史文学等,让南大附中学子提前感受“双一流”大学课堂的魅力。此外,南大附中还是“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学校的“无线电测向”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

视角二:选科指导

定制化“选科指导”,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讲述代表:芮子木(高二(5)班学生)

我最终选择的科目组合是物理、生物和地理,这样的选择不仅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更来自老师的科学分析与指导。高一结束时,我的物理老师根据我一年来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让我明确了自己有学好物理的潜能。此外,班主任也会逐一了解同学们的选科意向,并且会及时跟家长沟通,综合给出一份选科建议,在平衡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更着眼于高考和未来发展。

记者观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三年,选科是个重要的节点,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高考发挥和专业发展。不过,南大附中学子在选科方面“不纠结”,因为学校的教师团队将会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志向和实际学情,给予科学的选科指导方案,助力学生精准定位。这个“定位”不仅源于暖心关怀和个性尊重,更融合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评定,以最适合的规划,引领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视角三: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学习方案”,精准提升教学成绩

讲述代表:刘蓥汉(202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

我们的个性化辅导从高二就开始了。针对单科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各科老师会在晚自习前集中辅导,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应对薄弱学科。到了高三,全科的老师会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我当时跟着王亚芳老师复习英语单词、背课文,地理张帆老师也会在大课间把需要辅导的同学集中起来,额外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训练。练习题都是老师精心整理的,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南大附中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清晰的定位,帮助我们在各自的赛道上持续进步,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记者观察:精准施教,分层辅导,南大附中看到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每位学生制定了个性化作业和成长目标单。学校高三年级主任于冬表示,个性化辅导是南大附中传统的教学环节。全年级学生滚动式参与,各科老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疑点。“滴灌式”教学策略,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圆梦青春。

视角四:生涯规划

跟踪式“成长导航”,守护学生的人生航向

讲述代表:仇子鉴(202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

我的中考位次是16000名,现在想来,我非常感谢数学杨佳老师和吴小健老师,在他们的督促下,我补齐了自己的短板,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有班主任张炜老师,从高二开始经常跟我聊天。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张老师关心我们成长的每一面,让我知道长大的过程是立体的,不是单面的。学校里有图书馆,虽然不大但是种类丰富;书香长廊里有不少上个世纪的经典书目,我和小伙伴在那里淘到了不少宝贝。读完《建筑师的家》,我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顺利进入城乡规划专业就读。感恩母校,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记者观察:南大附中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尽职尽责的老师、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丰富的学习场景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此外,学校重视每一个年级的发展状况,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走进高三各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不打招呼走进课堂随机听课,持续推进课堂提质增效。

【校长寄语:让孩子舒展成长的翅膀】

“南大附中追求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学校校长李海燕表示,自1896年创办至今,百年学府南大附中始终坚持教育初心,以“弘励精神”成就学生、成就老师,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南大附中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语文、政治、地理均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学校获得省、市级以上称号的教师超过50位。学校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敬业,“特别”爱生,把个人与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学校发展共荣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学校能够牢牢抓住“质量”这条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质量的背后,不仅是每一位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加强对学情的研究,精准施教,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几年学校突出的高推进率,赢得了社会广泛称赞。

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学校坚持“全人”教育,让学生身心和谐成长。校内为同学们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家长心声:南大附中 庆幸有你】

2021届毕业生黄子悦顺利考入了自己的理想中的大学——苏州科技大学。黄子悦的父亲也在教师节当天特地向学校寄来一封感谢信,感恩南大附中三年来对女儿的栽培。信中,黄爸爸这样说:“南大附中的老师们总是用严格标准开展教学管理,用宽厚仁慈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科学专业的心理调节和引导不同的个性发展,不断地探索贴近时代发展的信息化条件和技术方法的运用。特别是教学时间节奏、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和质量,当真是上乘水准。对一个有潜力、有眼界的家庭来说,选择南大附中是非常正确的。”

招生连线

学校地址:鼓楼区鼓楼街83号(鼓楼广场旁)

电话:83236409、83236410、17351041896、17749541896

83236443(国际高中)

网址:http://www.njndfz.com

通讯员 杨璐

见习记者 刘梦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