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荐未来——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03 21:27:16

【院长说】

我是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冀宁,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学悠久,以“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低碳经济”三大领域作为学科发展的立足点。科研突出,获百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省部级奖励。践行“经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欢迎报考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学悠久,前身可溯源于 1958 年原南京化工学院独立建校时成立的文科教研室; 1979 年开始招收经济管理类学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3人,教授22人、副教授51人,讲师40人,江苏省社科优青2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江苏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11人,南京工业大学“师德十佳”7人。

经过多年发展和布局,学院设有工程建造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管理、信息服务与创新管理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MPAcc)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或领域)。开办12个本科专业,不仅拥有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等传统专业大类,还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等彰显我校工科办学特色的专业,以及尽显社会服务特色的法学类专业。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双万计划”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客户关系管理》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课程。

学院依托工大的优势学科群,进行战略定位,推进学科差异化发展,以“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低碳经济”三大领域作为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近5年累计获批获得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资助,以及获得近百余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多个重要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并建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近年来,学院教师在《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权威性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数十篇学术论文被 SCI、EI、新华文摘等收录, 出版专著和教材三十余部。每年举办20多场高层次学术论坛,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

学院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人教学研究(江苏)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科研基地,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特有的南工智慧和经管基因。与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江苏天地龙集团等多个企业共建了研究创新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学院还积极推进对外交流,鼓励走出去和引进来,与麻省理工学院、法国雷恩商学院、纽约州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德国莱比锡科技大学、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等合作关系,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支撑。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000多人。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化人才培养工作位核心,立足学校工科优势和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践行“经管+”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型、创业型、创新性、融入团队、进入角色、找准位置的人才,学院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个性的培育,努力塑造具有南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多次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毕业生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有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有在政府机关或著名企业的重要岗位发挥着作用,有自己创业成为企业家,有在教育岗位上成为学者等。

感谢各位考生、家长的观看,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欢迎您!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