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荐未来——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11 11:59:38

各位考生、家长,大家好,我是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院长方志。今天由我来和各位2022届考生和家长分享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源于南京化工学院1958年成立的化机系仪表教研室,2002年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2015年更名为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从学科发展来看,1977年我们就有了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9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如今我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动力工程自动化”二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

其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入选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学院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16人,副高级职称的41人,专任教师8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4人;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43人,占师资队伍的49.4%。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1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个。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发明专利授权80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1门,出版专著5部,有150余篇论文被SCI检索,年科研经费逾3000万元。

学院联手智能制造知名企业,与互联网领军企业百度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及百度云ABC认证合作协议,与智能制造领军企业美国ROCKWELL、德国SIEMENS联合共建专业实验室,与美国HONEYWELL等知名企业联合承担多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一流教学、一流创新”为使命,大力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以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社会满意度的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825人,全日制研究生324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强化和推进工程实践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教学团队和课程群,不断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优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推行小班化教学,构建了以兴趣为驱动、以知识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学院注重实验教学,拥有罗克韦尔实验室、高电压技术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等15个教学实验室,通过问题驱动、创设情景和师长引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工程案例、自主开发、讲练一体来筑牢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最后通过创新实践、学科竞赛和科研实践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卓越工程师。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学院共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3个,“创业实习基地”9家,“创客”实训平台4个,创建了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并致力于把创客实验室打造成集“创新思想集聚、创新创业实践、创业项目孵化、创新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客实验室建筑面积200平米,内设有学习思考空间、创意设计空间、交流讨论空间、加工制作空间及成果展示空间等,可同时为大学创客提供创新实践服务。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智能车、机器人、工程训练、软件模拟等各类个性化设计创新工作,完成各类产品制作。

在此基础上,学院组建大学生创客实验班,创客实验班紧密瞄准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形成校赛培育,省赛演练,国赛争先的竞赛参与体系。推出“伟大创造精神”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举办校级智能车大赛、RoboMaster机甲赛,为省赛、国赛选拔优秀学生团队提前做准备。以品牌科技活动为基石,开展装机大赛、焊接大赛等,组建南京工业大学智能车队,成立院级机器人课题项目组,明确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知识转化能力,激发学生持续改进、深度创新。

在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下,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一等奖,在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近三年,学院学生参与各类学科创新类项目500余项,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100余项。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与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业升学情况持续向好,呈现就业比率高、深造学校好的特征。连续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以上,三成以上学生就职500强、上市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电气工程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去国电、国网、南网的较多,建筑电气的同学大多就职于设计院,例如江苏省设计院、南京市政设计院、东南大学设计院、中衡设计集团等。建筑行业对我们四个专业的同学也是广收兼纳。与此同时,我院每年有30%以上学生升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

结束语

各位2022届的考生们,这个世界因创新而改变,因智能控制而多姿多彩。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六大专业全面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电网、智慧工厂、5G通信、无人驾驶、航天飞机、航母……无不凝聚了“电控人”的智慧。

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导致社会各个领域急需大批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智能制造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对智能控制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即将形成井喷之势,你们准备好了吗?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