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音乐工委指导,网易云音乐云村研究所发布的《中文说唱音乐报告(2022)》(下称《报告》)发布,从说唱风格、议题、说人音乐人等多重维度分享了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说唱音乐发展的数据变化,以此《报告》为背景,展现中文说唱的发展侧影。
打破桎梏,不再止于模仿
这一《报告》数据通过筛选网易云音乐平台2016-2021年间TOP500中文说唱歌曲的文本116万字进行关键词分析,并针对网易云音乐平台说唱音乐人发布回收有效问卷2634份,对说唱歌手、幕后制作人三十余人进行访谈后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从《报告》现实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文说唱在经过了前几年的野蛮生长后,在近五六年中实现了明显的本土风格化转换。
说唱音乐从欧美流行音乐而来,在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剧烈冲撞后最终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位置。在说唱音乐最初进入本土音乐市场时,并不太被主流音乐界看好,处于边缘位置,听众对于说唱音乐的成见较深,尤其明显的是对说唱音乐人rapper的刻板印象比较严重,“低学历、低素质、低文化”,说唱音乐人一度被认为是“三低”型创作人,与街头混混类似,中文说唱也被打上了“混混”的标签,这一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最早几年说唱音乐内容构成有关系,歌词中充斥着粗口、金钱、豪车、美女这类的意向用语,不为主流听众所接受。
《报告》显示,近五年来,歌词中的脏话在中文说唱歌曲中的占比堪称是发生断崖式下降,从2016年的21%降低至2021年的4%,与此同时,歌词中常见的意向用语和主题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金钱、豪车等词汇的出现度明显下跌,“梦想”成为中文说唱歌词中最为热门的议题词汇,每五首歌曲中就有一首会以梦想为主题。歌词主题、用语的明显变化是中国说唱迈向本土化转换的第一步,也是让更多听众愿意接受它的第一步,从虚无缥缈的权力崇拜、金钱渴望转向对梦想的追求和音乐信念的阐释,表达方式的转变是中国本土说唱歌手开始摆脱对原始欧美说唱界模仿的体现。
趋向多元,说唱也有人文情怀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活跃起来的新生代中文说唱歌手中,本科学历占比达48%,这些经过了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的rapper们也让听众们开始剥下对说唱音乐人“都是低学历街头混混”的刻板印象,同时,这些音乐人大多经过系统的教学培养,不少人还有相关的学科背景,这也使得这些说唱音乐人向复合型人才迈步,不仅能唱出来,作词作曲也能上,宣发推广后期包装亦不在话下。说唱音乐人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催生更加优秀动人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
从最终作品的呈现来看,中国说唱音乐风格趋向多元,主题从小我转向大我,内容上实现了本土化的转变。在音乐风格上,陷阱说唱风格占据主流的同时旋律说唱、情绪说唱等风格开始崛起。
陷阱说唱起源于美国亚特兰大,是说唱音乐中最为流行的说唱风格,歌词具有侵略性,旋律强烈而狂野。情绪说唱则更重视对情绪的表达宣泄,旋律说唱更为重视歌曲旋律的部分,歌唱旋律更加动听,兼得流行音乐的旋律之强和说唱音乐的歌词之势,这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创作人们的喜爱,《报告》中显示,近些年从事说唱行业一年内的新rapper会更为偏爱旋律说唱,这与旋律说唱更易被普通听众接受也有关系。
在主题方面,与社会议题相关的说唱音乐比例明显增高,《报告》中将女性、校园霸凌、爱国、抑郁症、保护环境列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话题,比如《她和她和她》《抑郁不是症》等歌曲都登上了说唱歌曲的热榜,其中的人文关怀令听众产生心灵共鸣,这些音乐将讲述个人的情感、故事转向讲述社会的情感故事,传递出创作者的人生态度和观点,使说唱音乐成为人文作品。在内容创作中,国风X说唱的跨界组合也值得关注,江湖气、武侠气等中国本土气质与说唱音乐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极其风格化的作品。
说唱音乐的风往哪儿吹
20世纪七十年代,说唱音乐从非裔美国人社区诞生到今天,说唱音乐作为世界流行音乐大家族中的一员,在全球遍地开花。在这六七年的时间里,国内的说唱音乐行业经历了不为人了解接受到成为备受关注的流行音乐族中一员的转变,这之中不仅是说唱音乐人在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变化,说唱音乐本身再在不断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新生代的说唱音乐人不断崛起,这批创作欲、表达欲强烈的零零后是领着中国说唱向前奔腾的主力军。作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音乐风格,说唱音乐也得到来了在线平台的支持,台前幕后均有多个扶持计划出现,包括此前受到关注的综艺节目《说唱新世代》等,都给了新生代说唱歌手一个表达自我,成就梦想的平台;另一方面,Beat线上交易平台的出现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易收入和创作交流的渠道,将说唱音乐向产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推进,中国说唱音乐已经开启了新的旅程,年轻一代的崛起或将中文说唱带向一个崭新的方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