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子 | 夏至: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21 05:44:08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进入夏至,天气越来越热。可除了热,我们还会感知什么?在流传至今的古诗词中,我们会发现,古人对季节的变化是敏感的,他们不光觉察到气温上升,还觉察到草木、动物的状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柳树鸣蝉图(局部)    张大千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蝉响:夏至有三候,其中一候便是“蝉始鸣”。

龙潜:夏至后,天气越来越热,龙蛇隐匿,藏于水中。

过雨频飞电:雨水也渐渐增多。

鱼龙潜踪,气温升高,雷雨频发,这都是夏至后物候的变化。


夏至李核垂腰祝饐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儿童斗草图(局部) 清·金廷标


李核:腰间挂着内装李核的布囊,可以疗噎;

粽丝:粽丝系在手臂上,可以祛病。

这是吴地过夏至节的风俗。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比芒种或立夏,这个节气要过得稍微隆重些。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

【宋】杨万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端阳景(局部) 清·余穉


蛙声:夏至前,青蛙和癞蛤蟆就开始叫唤,夏至的时候,或是因为天热的缘故,它们叫唤得更加猛烈。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

【明】张正蒙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蛛网攫猿图(局部)北宋· 易元吉 (传)

岁序一阴长: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起阳气从地心向上走,夏至这一天起,阴气慢慢从地心往上走。



夏至过东市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插秧 清·陈枚

插遍秧畴:芒种前后,要收割麦子和插秧;芒种后15天就是夏至,这时候,稻秧也插完了。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柳塘清话(局部) 宋·马远(传)

昼晷已云极: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渐渐加长。

这首避暑的诗,提到了天气的炎热,也提到了农忙,还提到了绿竹、绿树和荷花。“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在北池边,对着夏日美景,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开怀畅饮。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