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公共连通空间如何开发建设?杭州出台全国首个设计导则
来源:小时新闻
2022-06-20 22:00:28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杭建宣

在杭州,地下公共连通空间已成为地下交通的毛细血管。按照《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最新统计,目前杭州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四,其中地下空间治理体系和建设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沿城市,杭州在统筹和规范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方面再出实招——

近日,杭州市建委发布了全国首个地下公共连通空间设计导则——《杭州市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空间设计导则(试行)》(简称导则)。简单来说,杭州未来地下公共连通空间如何开发建设,在设计阶段需要以这份导则作为参考标准。

▲武林广场地下连通空间

开发好地下空间,可实现通行与商业双赢

说起地下公共连通空间,最典型的就是地铁站的地下通道,杭州目前有12个地铁站都进行了开发利用,比如地铁景芳站,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景芳站的地下空间和天虹商场等地上商业及商务楼打通,可以顺利地把客流向上向下引导,目前这里的客流量是日均2万、月均70万,因为这个地下通道设置了餐饮、便利店等商铺,所以早中晚的客流都不小,比如午市的客流大部分是周边商务楼人群,还有晚餐、夜宵,城东区域来这里消费的也不少,算是比较成功的地铁开发案例,实现了通行功能和商业功能的双赢。”市建委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景芳站地下商业街

▲地铁市民中心站地下连通空间

▲凤起地铁商业街

设计规范,对空间、模式都有要求

此次的《导则》结合杭州城区范围内地下公共连通空间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先进城市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征求杭州各相关部门和各大设计院意见,基于前期相关课题研究结论,搭建起内容框架。

具体有哪些创新与特色,小时新闻记者划了几个重点——

比如,关于地下连通通道的功能,《导则》里提出,要以通行功能为主,可适当安排商业、休憩功能,其中商业功能建筑面积不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0%。

另外,关于通道的空间大小,要求净宽不小于5米、净高不小于3米;如果商业设施双侧设置,则净宽不小于6米。

其次,《导则》明确了地下连通需求,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地下公共连通空间组织模式,并结合重点区域类型和级别,进行图示化表达。比如,重点区域范畴,要求不能布局居住、养老、学校(教学区)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设施等。

▲一级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道布局示意图

同时,《导则》还结合地面功能特点和需求,对不同类型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空间的总体布局进行指导,从提高品质和安全性的角度对地下连通通道和地下连通空间的具体设计提出要求,明确了地下空间连通需求、连通方式和功能设置。

▲一级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道布局示意图

《导则》出台,有力推动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起步早、总量高,但地下空间环境品质不高、地下工程和设施之间连通不畅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地下空间整体效能。“目前国家和行业出台的标准主要规范城市地下空间的术语、功能与设施分类、规划要求等方面,包括省市层面都还没有专门针对城市总体区域的地下空间连通设计标准的内容。”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城市重点区域,开发强度和能级都较高,地下空间开发量大,对这类设计标准的需求更加凸显。本《导则》的出台恰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填补了空白。

▲武林广场地下连通空间

“《导则》以图文并茂和分层指引的方式介绍了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空间的总体设计要求、不同类型区域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的分类指导要求、地下连通通道和地下连通空间(下沉式广场、地下中庭等)的具体设计要求,指导重点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设计、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案、地下公共空间概念设计方案的应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利于地下公共连通空间的建设融入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理念,加强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地下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安全,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从而缓解城市重点区域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地下连通通道

目前,杭州已先后印发了《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此次《导则》的发布,不仅对加强地下空间的互连互通,提升地下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安全,推动杭州城市地下空间从“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将为杭州和我省其他城市的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探索提供借鉴示范。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