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健康课|给贲门上“紧箍咒”,解决“反流”问题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6-24 19:21:10

嘴巴-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这是食物在正常人体中的“旅程”,是一条顺畅的单行线。而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单行线”出现了“回头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产生烧心、反酸、胸闷心慌、咳嗽哮喘、咽炎、腹痛、贫血甚至突发性的呼吸困难窒息等危重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除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外,它甚至还可能导致食道糜烂溃疡引发癌症的风险。很多人觉得胃食管反流很顽固不好治,实际上给贲门上“紧箍咒”的微创手术能很好对付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摄制 陈金刚 经宇涵

大咖小传

喻春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纪委书记,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胃肠外科博士,胆胰腹腔镜外科博士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肿瘤防治分会大肠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胃食管反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会疝与腹部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胰腺病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一批医疗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十二五“兴卫工程”、十三五“强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重点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第三届“名医民选”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擅长肝胆胰及消化系统肿瘤的手术及微创治疗,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胃癌、结直肠癌,对微创手术治疗胃癌、肠癌、食管裂孔疝、腹腔镜微创胃底折叠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低位直肠癌保肛、经肛 TEM 手术、肠癌肝转移、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肿瘤,以及疝气、切口疝、造瘘口旁疝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深厚造诣。

数次拨打120,症结竟然是“反流”惹的祸

说起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国治疗的历史,喻春钊教授都会提到一个“典型病例”:我国的医学大咖、血管外科汪忠镐院士,也是我国胃食管反流手术治疗的拓荒者。2003年,汪忠镐院士出现哮喘的典型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的情况,一直被当成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治疗。奇怪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汪忠镐院士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有恶化趋势,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引起了窒息。在短短两年内,汪忠镐院士一共发作过5次,收到过3次病危通知书,每次都会因为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然后紧急接受治疗,他也每次一次都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汪院士被提醒要注意一下是否是胃食管反流病惹的祸,经过认真检查后发现结果是误诊,真实病因竟是汪忠镐院士患上的是胃食管反流,这才找到真正的症结终于算是把幕后元凶揪出来了。在确诊真正的病因之后,汪院士接受了国外手术,而后疾病终于好转了。同时,汪院士也意识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和哮喘相似,被误诊之后接受无效治疗的,肯定也不止自己一人,所以他想为更多人揪出真正病因。也正是汪院士的呼吁,让曾在北京同一医院工作过的喻春钊教授,很早就重视起胃食管反流病来。

胃食管反流病不止反酸、烧心,它有症状繁多的症候群。食管与心脏位置很近,压迫到心脏容易出现非心源性胸痛、心律失常等与心内科相关的症状;影响到耳鼻喉还有声嘶、鼻塞、流涕、耳鸣、耳聋、急慢性咽炎、咽喉有异物感等症状;反流气体被吸入进肺部,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反复肺感染等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反”到口腔还会出现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牙釉质破坏等与口腔科相关症状。“反流一路病一路,所以患者经常在各个诊室就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喻春钊教授表示。

有人因此病暴瘦几十斤甚至丧命,还有癌变风险

“在很长一段时间,胃食管反流病在教材中还只有小小的一段,被认为是一个‘小病’,但在临床上,我见过太多因为这个‘小病’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患者,甚至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救治、送到急诊奄奄一息、来不及救治的患者。”喻春钊教授表示,有不少症状严重的患者,完全不能平卧,吃不好、睡不好,顽固性贫血,暴瘦几十斤;有的患者因为各种检查都没有大问题,被家人认为是“太作”,引发了巨大的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家庭破裂。更有患者罹患贲门癌、食道癌后再去追溯病情,会发现与胃食管反流脱不了干系。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与癌症搭上关系?喻春钊教授解释,有少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长时间没有科学治疗或未经治疗,食管下端黏膜长期受反流物侵蚀,黏膜不断“受伤”又不断修复,在过程中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被异常的柱状上皮细胞替代,这种食管被称之为Barrett食管,有高度不典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发生癌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

给贲门“上紧箍咒”,重建抗反流“高压区”

很多人可能知道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吃点抗胃酸的药物来缓解症状,不知道的是,在合适的适应证下,这个病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解决。

“之所以会发生反流,最大的原因是食管到胃的‘门’松弛了、坏掉了,这道门就是贲门及其周边的解剖结构(左右膈肌、His角等)。”喻春钊教授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贲门只能从食管开向胃单向输送,这是因为贲门所在位置----食管和胃交界线上3-5厘米范围内,肌肉和韧带组成的“高压区”,可以让贲门关得紧紧的不至于逆向输送胃内容物。微创手术,就是来重建这个抗反流的“高压区”。

喻春钊教授介绍,目前较为合适的抗反流手术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所谓胃底折叠术,就是将距贲门不远的底部揽过来,包裹住贲门,就像给食管底部的贲门上了一个“紧箍咒”,箍紧了食管到胃部的入口,让贲门重新成为单向“阀门”,堵住反流的通路,同时修复其周边的异常解剖结构(左右膈肌、His角等)。手术不用“开膛破肚”,只需要在腹部打上几个钥匙孔大的小洞,就能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创伤很小,效果也很好,很多病人立竿见影,困扰多年的烧心、反酸、胸闷心慌、咳嗽哮喘、咽炎、腹痛贫血等症状术后第二天就明显消失。“一些原本食道溃疡怎么都愈合不好的患者,术后复查很快就长好了,从根本上解决了难题。”

胃食管反流需要多学科医生引起重视

喻春钊教授告诉记者,他们此前组织了由普外科、消化科、心脏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专业医生团队,在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甚至为基层医生进行疾病系列讲解与培训。胃食道反流疾病表现的多样性,又缺乏相应的特异性诊断标准,非常容易引起误诊,让各个学科医生了解这种疾病,多学科参与诊疗,非常重要。同样的,不仅大医院医生要了解,基层医院医生脑中也要有这个“雷达”,患者哮喘、咳嗽久治不愈,心慌胸闷却没查出器质性问题,就要想想是否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新的标准和指南也在不断制定中,推广到基层后,医生诊断可以更准确,治疗可以更科学。”

而对于患者来说,首先,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有些人喜欢暴饮暴食、狼吞虎咽,很容易导致贲门承受过大的压力。进食过多的油脂类食物,脂肪不易被消化,导致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也给食物反流创造了条件。年轻人爱大灌碳酸饮料、本身肥胖导致腹内压过高等因素,也都会让贲门松弛找上门。

喻春钊教授提醒,如果已经确诊胃食管反流病,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的细节、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饮食尽量“干”一点,不要多吃粥、稀饭,睡觉时也可以选择高一点的枕头,调整体位来减轻反流的症状。如果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