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朝杰出的山水诗人,和谢灵运同族,并称“大小谢”;他和沈约等人共创“永明体”,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诗的先河;他是李白杜甫的偶像。他就是谢氏名人之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作者谢朓。
年轻时潇洒自在
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是短命王朝。最短命的是齐(479年—502年),连头带尾只有24年。谢朓,字玄晖,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齐建立时,他16岁;齐亡前3年,他去世,一生最重要的时光在齐朝度过。
谢朓看起来握了一手好牌。他的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他的祖父是宋初宰相刘义康的亲信,类似于国务院总理的大秘书;他的父亲做到散骑侍郎,类似于皇帝的智囊团;他的母亲是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女儿长城公主。他从小喜欢读书,写一手好文章,时人评价为:清丽。20岁时,他出来做官,任豫章王萧嶷(齐开国皇帝齐太祖萧道成的第二个儿子)的行参军,类似于秘书处成员。
南齐的第二个皇帝为齐武帝萧赜(齐高帝萧道成长子),萧赜有个儿子叫萧子良,被封竟陵王,在京城组建了一个高级文艺沙龙。为首的有八个人,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萧衍当时还是年轻小伙子,也是其中之一,但谢朓是精神领袖。这段时间,他在京师建康享受着锦衣玉食、吟花诵月、风流自在的生活。
死于政治斗争
493年,齐武帝萧赜死了,他立的太子死得太早,皇孙萧昭业继位。萧赜在临终时任命萧鸾(萧道成的侄子、萧赜的堂弟)为侍中、尚书令,辅佐萧昭业。萧昭业即位后胡作非为,天天在宫里和女人厮混,挥霍无度、不问政事。萧鸾先是起兵,杀萧昭业,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为帝,接着又杀萧昭文。494年,萧鸾自己做皇帝,史称齐明帝,他将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屠杀殆尽。
萧鸾为了赢得好名声,洗掉身上污点,启用文坛大名人谢朓。升谢朓为谘议官、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诰,简单一点,就是皇宫文字大秘书,讲稿、诏书,全由他来操刀。但谢朓亲眼见到了同室相残,内心极度恐惧。495年,32岁的谢朓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远离建康是非之地。流传至今的名作,大多是宣城时期写成的,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被后人称为“谢宣城”。
萧鸾的身体不太好,精神也不太正常,喜欢疑神疑鬼。谢朓的岳父叫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王敬则曾是齐武帝的心腹猛将,所以萧鸾对他很不放心,派了重兵加以监视。
王敬则知道这个主子不好伺候,担心大祸临头,不如造反。他的儿子王幼隆派人去和谢朓密谈。谢朓二话不说,扣住来人,上书告发岳父大人,王敬则很快被灭族。谢朓立了大功,升任尚书吏部郎。他三次辞让,得不到萧鸾的允许,只好领命。据说谢朓的妻子整天揣着一把刀,时时刻刻想杀了老公。谢朓吓得和她分居,从此不敢再见她一面。
498年,齐明帝死了,儿子萧宝卷继位,史称东昏候,他有两大爱好:女色、杀人。499年,权臣江祐想废萧宝卷,立始安王萧遥光为帝。萧遥光派心腹见谢朓,拉他入伙。谢朓忠于朝廷,不肯答应。江佑生怕遭到和王敬则一样的命运,恶人先告状,诬告谢朓谋反。谢朓随即被捕,不久死在狱中,只活了36岁。
谢朓出自谢家大族,比大名鼎鼎的谢灵运小80岁。谢灵运时,谢氏家族还算显赫,在权贵熏陶下的谢灵运,倔强傲岸、愤世嫉俗,敢给皇帝摆脸色,敢写谋反的诗,最终被杀。到谢朓时,谢家日过中天,声势地位大不如前。于是在他身上,剩下的只有忧惧、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生怕走错一步路,但依然难逃悲惨命运。
是李杜的偶像
南朝齐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齐梁陈三代则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间,所以又称“永明体”。扛起“永明体”大旗的是沈约和谢朓,沈约重理论,谢朓重实践,留下的名句名篇多于沈约。沈约称赞他的五言诗是“三百年来无此作也。”梁武帝萧衍曾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
谢朓的名句很多: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杜甫说“谢朓篇堪讽诵”(《寄岑嘉州》),李白更是有多首诗句怀念他,比如:“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490年,谢朓随郡王萧子隆(萧赜的儿子)任荆州刺史,谢朓作为文学(官名)随同去荆州。途中,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大意是: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都城。弯弯的护城河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间红楼隐现。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沟。舒缓笳声伴着飞驰豪车,轻密鼓声送走华丽画舫。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全诗如同一部华美的大片,镜头像轻盈的燕子上下翻飞。从高空俯冲而下,又掠过地面,飞向远方。大都市的富丽堂皇、繁荣昌盛,如绚烂的云锦一样在眼前铺开,一幕幕、一帧帧,震撼心灵,叹为观止。
这首诗名为《入朝曲》,在乐府诗中属于《鼓吹曲辞》。《鼓吹曲辞》多数是军中歌乐和宫廷宴乐,主要的任务是歌功颂德。谢朓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腾挪,如同戴着镣铐跳舞,但他笔力气势恢宏、华丽典雅。不仅成为弘扬主旋律的经典作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也成为南京最有名的广告词。
谢朓写这首诗的时候为27岁,正是雄姿英发的年龄。此后在巨大的政治漩涡中,雄心、梦想被抛向云外,像这样凌云壮志的诗句再不多见,剩下了小心谨慎、与世浮沉。27岁,或许也是无数男人成长道路上的分水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民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