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办,锦创艺术馆承办,新路教育协办的“青山行不尽——李新艺术展” 在南京锦创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李新先生数十幅作品,涵盖了自20世纪40年代始至90年代的创作、写生、临摹等,共分为静物、人物、民俗、时代建设、风景写生、青山行不尽等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李新先生的艺术创作。
油画家李新出生于1923年,2000年去世,是中国油画先驱颜文樑先生的学生,也是我国独立培养的第一代美术教育家,先后在苏州美专、华东艺专和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其一生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油画《金山公园》《母与子》等都是代表画作。
在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的数十年间,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原南京艺术学院学长冯健亲即出自李新门下,他在回忆李新时表示:“李老师是我学习油画进入创作阶段的启蒙老师之一。印象比较深的是李老师讲肖像画创作,在我的笔记总结中,还有一些油画创作要注意典型环境的典型形象的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理论,想来也是李老师教给我的。这些都是作为学生阶段时留下的印象。”著名画家,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华清对李新评价道:“李新教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半个世纪以来,他默默地耕耘在美术教育园地里,育人不倦,他那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著名画家,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苏天赐在文章中谈到李新创作时,写道:“均衡而明丽的画面,展示着大自然的种种温柔。这里没有惊雷疾雨,飘拂着和风,一片宁静。即使面对飞流,依然保持着静观的乐趣。作者用笔考虑周全,意在安镇那精神上的躁动?这是我所体味到的李新绘画艺术的境界。李新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半个世纪了,育人不倦,谨慎而勤恳,诚挚待人,并把他的真情倾注于艺术。这令我想起他的师辈:令我想起那宋代的名园沧浪亭。当年颜文樑先生和朱士杰先生等几位令人尊敬的油画先辈,就是那样真诚而谦和。
锦创艺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新的油画创作存在着变与不变两重境界,“你可以明显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李新的创作是在不断改变。但也能看到,他的创作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发生很剧烈的变动。”李新的创作受到他的导师颜文樑先生的影响,一方面,他沿袭了学院派在绘画中对人物造型精准地把控;另一方面,晚年时又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你看他早期的人物画,笔触是非常清晰的,包括对于阴影、线条走势的把控,都在精准地展现人物的构造。晚年颜文樑先生对印象派颇有好感,李新受到老师的影响,在晚年的风景画创作中也有了印象派的感觉,但是他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画中山水写意的意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也是李新尤为晚年风景画创作中尤为独特的地方。
在谈及为什么会办这样一个展时,工作人员表示,举办本次展览主要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是想要对李新老师的一生做一个系统性地回顾,另一方面也是对南京艺术学院校史上重要的人物做一个梳理,这一展览在今年下半年还会在南艺举办一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