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孝孺精神,承正学之道,方孝孺殉道620周年纪念大会在宁举办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7-24 12:58:52

7月23日,明初大儒方孝孺殉道6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三届方孝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纪念大会由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方孝孺研究中心和上海方孝孺纪念馆联合主办。本次纪念大会受到了各界关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的研究学者以及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本次纪念大会。韩国温阳方氏宗亲会会长方烈向纪念大会寄来书信,韩国温阳方氏宗亲会副会长兼总务方承福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

方孝孺二十四世孙、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方孝孺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方成健作为本次纪念大会主办方代表致辞,他表示:“方孝孺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精神、气节是所有读书人的表率。”

方孝孺出生于1357年,自幼聪敏好学,拜入大儒宋濂门下,为同辈人中佼佼者。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死后惠帝即位,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进京委以重任。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燕王进京之后,文武百官见风使舵,纷纷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下狱。朱棣要求方孝孺草拟自己的即位诏书,方孝孺宁死不屈,最后被杀于南京聚宝门外,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也一同奔赴刑场。方孝孺虽被诛灭十族,幸而其幼子方中宪被多方义士冒死救下,从老家浙江宁海县藏至今上海奉贤青村。

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有着很高的文学、思想成就,其文学作品主题鲜明,议论大胆,其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上海市地方史志研究学会会长、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依群认为:“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长江三角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方孝孺是我们江南文化中少有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和精神对明代以来的董其昌,近代以来的鲁迅、胡适等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予了我们广阔的研究空间。”

华夏促进会方氏委员会会长、《中华方氏全族统谱》编撰委员会主任、主编方为民表示,“对方孝孺家谱的编辑和研究,不仅是对方家,也是对历史的一次梳理。” 《中华方氏全族统谱》经历多次修订编撰,在一审后对细节进行了多次查漏补缺,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对内容也进行了补足完善。

在62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重学方孝孺?不仅是因为方孝孺有着影响深远的文学、思想成就,更是因为方孝孺不畏生死、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在六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称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方旭东博士认为:“黄宗羲将方孝孺认为是明代儒学之首,从文学思想史上来看,这除了是对方孝孺气节的表彰,也是对其学术思想上的肯定。”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王春南尤其提及了胡适对于方孝孺的高度认可,胡适认为方孝孺是为主张、为信仰、为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为信仰而殉道。著名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经盛鸿教授认为学习方孝孺精神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文人气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著名作家、书评人、凤凰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表示,方孝孺与南京有着紧密关联,1375年,方孝孺代父鸣冤,为将父亲灵柩千里归乡来到南京,1382年,受到吴沉、揭枢等人推荐方孝孺前往南京觐见朱元璋,1392年再度前往南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1398年,方孝孺再来南京时明太祖已死,方孝孺入京任职,备受礼遇,而最后他也在南京以身殉道。王振羽说:“方孝孺是智者,是勇者,也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学研究所长陈颐、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金坤等学者也就方孝孺精神和对方孝孺的研究展开了论述。著名学者、研究方孝孺第一人的赵映林先生发表总结,“方孝孺是一个通才,也是全才,除了他的哲学、理学思想外,他的法制思想也是远超同时代人的,他在书法、绘画也颇有建树,在中国思想史中值得人们学习、研究和传承。”

现如今方孝孺墓位于雨花台风景区,为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方孝孺殉道600年之际,方孝孺后人捐款与雨花台管理局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在纪念大会上,还举行了《万人祭祀图》和《方氏宗谱》捐赠仪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