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上学的20岁大学生小林(化姓)在两周前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近几天头晕乏力的症状加重,伴有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就医后,竟被诊断为尿毒症。年纪轻轻的他,为何被“沉默的杀手”找上门?
大学生被确诊为尿毒症
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致悲剧
出现不适后,学校老师立刻将小林送往南京江北医院急诊。经过检查,他的血红蛋白数值仅有48g/L,根据相关标准,普通成年男性正常血红蛋白为120-160g/L,低于60g/L为重度贫。并且小林的血压达到190/105mmHg,远远超出正常值。
在完善检查后发现,最让人担心的竟是小林的血肌酐达到了2242μmol/L,而正常成年男性正常肌酐值为53~106umol/L,肌酐达到707μmol/L即达到尿毒症水平,他的数值已经翻了好几倍。这也意味着,小林以后不得不长期透析。
记者了解到,其实一直以来,小林身体一直不大好。上学期间就经常感到全身乏力,总是打瞌睡,不舒服,脸色较差。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只是经常卧床休息。由于经常感觉没力气,每日饮水量也不多,经常一天喝不到两杯水。入院前两周小林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也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总想着多休息就好了。在宿舍卧床休息了几天。直到出现恶心呕吐才被老师送到了医院。
定期体检、健康生活习惯很重要
“慢性肾脏病有不同的表现。”南京江北医院肾内科李玉斌主任介绍,有的患者表现为水肿,比如发现自己的颜面、眼睑、下肢水肿;还有的患者发现尿液里有很多泡沫。这些都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表现。
慢性肾脏病分5期,在1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使肾脏恢复正常,并避免慢性肾脏病进展,在2,3期以后主要是采取措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生,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部分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或肾移植延续生命。
李玉斌主任介绍,慢性肾脏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通过每年的体检,常规的验血、验尿检查完全可以筛查出肾脏病早期的患者。如果进行及时关注和治疗,即使无法根治,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病情的发展。
“另外,体检的结果必须引起重视。”李玉斌主任表示,有的患者体检后发现了异常,由于不重视等原因未及时就医,白白丧失治疗良机,令人惋惜。
李玉斌主任告诉记者,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而建立起相应的规律周期,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适应。因各种原因熬夜、长期昼夜颠倒,会导致生物节律被破坏,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可能诱发、加重肾脏疾病。哪些不良生活习惯需要重视?记者进行了梳理:
一、常用饮料代替水
现在年轻人喜欢喝碳酸饮料、奶茶等。这些饮料含有大量的添加剂、色素以及糖分等,过量饮用会影响肾脏健康。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保证2500毫升左右的水分获取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起到促进肾脏代谢,缓解肾脏压力的作用。
二、长期憋尿
长期憋尿会诱发尿路感染,反复尿路感染会引起慢性肾脏病。
三、吃高盐食物
摄取过多钠盐会使肾脏负担加重,加重高血压症状,从而导致肾脏损伤和功能减退。因此应该保持低钠饮食。
四、饮酒过度
酒精对肾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啤酒中嘌呤含量丰富,代谢后生成尿酸;钠含量也较高,因此无限制地大量喝啤酒,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和钠水潴留,增加肾脏负担,损害肾脏。
通讯员 肖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图源 视觉中国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