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宝藏!“鱼米之乡”的苏州密码
2022-08-29 16:52:29

漫步古城苏州,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历经2500多年未变,展示着悠久而迷人的江南水乡风貌。在河港交错、湖荡密布的苏州广袤农村大地,却深藏着更为久远而弥足珍贵的特殊遗产。它们正用“活”的形态,再现着先民们日出而作的历史场景。它们正用“活”的语言传递着先民们生产生活的聪明智慧。

塘浦圩田、桑基鱼塘、连片蟹塘、碧螺茶山......如果将它们连缀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幅祥和而广阔的,江南农耕文明美丽画卷。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农业文化遗产。

01

媲美都江堰——塘浦圩田

农业与水利密不可分,都知道苏州是鱼米之乡。其实太湖沿岸耕作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沿湖一带都是沼泽之地。塘浦圩(wéi)田正是历史早期,太湖沿岸居民的一项伟大创造。

塘浦圩田系统初创于春秋,成型于两宋,明清一直沿用至今,是我国的水利文化遗产,专家评价它堪比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

通过塘浦圩田,聪明的古人用竹篱笆和木头做成了墙,将泥土和水逐渐分离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可以耕种的土地。其中,与太湖岸线平行的叫做“塘”,而垂直的称为“浦”“溇”“港”,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打造出大面积的塘浦圩田。

塘浦圩田系统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纵横交错的人工水网,即“塘浦”,来排干湿地内的水分,再在河道两侧筑防洪堤,将陆地划分为一个个可供耕作的圩田单元,分隔开各个单元的塘浦在系统中起到排水、泄洪、灌溉等多重功能。

塘浦圩田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直至现在仍具有强大生命力,而且塘浦圩田工程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苏州特有的文化景观。

苏州先民们正是利用这种技术,使原来的低洼涝地变成了良田,并伴随着更多人工河道的挖掘,各个村、镇联系也更加紧密,使苏州成为“鱼米之乡”,有了后来家喻户晓的“苏湖熟,天下足”。

02

江南特色——桑基鱼塘

得益于塘浦圩田这样的水利设施。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岸边植桑,成为江南特色耕作模式。河塘里每年需要清理的淤泥,是稻田和桑树最好的肥料,桑叶用来养蚕,蚕粪又可以增加田地和鱼蟹塘的肥力。稻田、蔬菜、鱼蟹、桑地,环环相扣,相互依存。这种水下和陆地互为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堪称中国农耕社会最为高级的农业形态。

在今年6月30日举行的潮涌浦江·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上,位于吴江的桑基鱼塘展示园一期正式开工。桑基鱼塘展示园一期项目位于水乡客厅西北部、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最东部,总投资约2.5亿元。

该项目以桑基鱼塘为主题,通过田水路林村的整合提升,重塑基塘形态,集中展示耕织相宜、桑渔共生的传统生态农业景观。该项目将现代生态科技和传统理水治水智慧融合,推动实现可持续、生态、低碳和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向世界展示新江南田园的水乡文化基因。

03

食蟹之始,蟹中之冠——连片蟹塘

秋风起,蟹脚痒。再过一个多月,体格壮实、膏黄满盖的阳澄湖大闸蟹就要开捕啦。但你可知道,这一口咬下去尝到的不仅是美食,还有绵延千年的中国人的传统智慧——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复合系统。

数千年以来,苏州人民依湖傍水、适水而作,在与阳澄湖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创造了独树一帜又自成体系的阳澄湖大闸蟹复合系统,2021年,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该系统以阳澄湖大闸蟹为核心产业,是少有的涵盖螃蟹所有生长发育阶段养殖技术的蟹文化系统,不仅有独一无二的阳澄湖大闸蟹蟹种、自成体系的大闸蟹捕养技术体系,还形成了独具风情的水乡蟹俗文化。

阳澄湖大闸蟹历来被誉为“蟹中之冠”并独享“中华金丝绒蟹”的美称。阳澄湖区蟹种的起源十分久远。考古证据显示,位于今阳澄湖湖畔的绰墩山遗址崧泽文化层(距今约6000~5300年)分布有大量的大闸蟹蟹壳,是中华绒螯蟹的起源地之一。

中国虽自古产蟹多、咏蟹盛,但唯有阳澄湖蟹与胜芳蟹、花津蟹被列为“中国三大古名蟹”,而且是其中唯一保留至今的蟹种。

04

“茶香醉百里”——碧螺茶山

碧螺春茶产自苏州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得名,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只道碧螺春“茶香醉百里”,却鲜有人知它茶香独特的奥妙。

据史料记载,洞庭山茶果间作系统最早形成于唐代。茶和果共生共荣,产出了一代名茶洞庭山碧螺春,也产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枇杷、柑橘、杨梅等十多种果树。

茶果间作,果树可以为茶树提供遮蔽骄阳、蔽覆霜雪等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彼此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树常年吸收杨梅、枇杷等果木的香味,造就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独特花果香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区别于其它碧螺春茶的根本特征。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