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听亿万遍!”“这就是吴侬软语,真的太贴切了!”“怪不得苏大强那么爱听苏州评弹”,“这又要骗我去苏州!”百万点击量,十多万点赞,网友都给了苏州评弹演员吴亮莹演绎的评弹版《声声慢》。“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软糯嗲的吴语一句句唱来,许多人还慕名前往吴亮莹所在的苏州琵琶语评弹艺术馆,现场亲近“中国最美的声音”。采访中,吴亮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希望用爆款歌曲为苏州评弹的传承打开一扇窗。
软糯嗲《声声慢》听醉了网友
《声声慢》是中国内地男歌手崔开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崔开潮填词,刘洋作曲。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各种演唱版本,吴亮莹推出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推出的吴语版获得网友的青睐。身着典雅旗袍端坐在台前,怀抱琵琶姿态娉婷。伴随着弦索叮咚,吴侬软语轻轻吟唱。“崔开潮这个曲子出来大家就很喜欢,李清照的词我也喜欢,听到之后,就感觉意境感太好了,能不能以方言来表达?就尝试了一下。”吴亮莹说,“2018年,馆里的观众建议我玩短视频,我就上面发一些。《声声慢》这首歌从2020年到现在,2年间不断完善,没有专业团队打造,没想到在短视频平台的玩票居然火了。”
平时喜欢听邓丽君、周深等演唱的歌曲,吴亮莹就想到把苏州评弹与流行音乐等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进行跨界尝试。“唱法、气息和咬字,都可以借鉴,关键是用情演唱,唱到观众心里,是他们的共通之处,这一点就值得我学习。”吴亮莹告诉记者,“每个人解读的方式不同,唱的风格不一样。我的方式就是唱出用苏州评弹的底蕴,观众喜欢的就是这份味道。改编吴语歌曲需要字正腔圆,关键在于音色的控制。”不同于传统唱法,吴亮莹唱出评弹的软糯嗲,升华了苏州评弹和歌曲的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味。
吴侬软语爆款也带火线下演出
其实,不止《声声慢》,吴亮莹还演唱过《天涯歌女》、《花好月圆》等吴语歌曲,也深得网友的心。2011年,吴亮莹和同学徐惠芬、张建珍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担任评弹指导,并为片中重要唱段《秦淮景》配唱,并受陈其钢老师的邀请前往北京录制。“我有一段情呀,唱拨了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随着电影为观众熟悉,这首《无锡景》也脍炙人口,其唱段也成为吴亮莹线下演出的代表曲目。
吴亮莹是70年专业演员,离开院团后,和合作伙伴一起创业,成为平江路上“琵琶语”评弹馆的馆主,至今已经七八年了。现在这类评弹馆在苏州不少,也有不少是专业演员兼职开的。“其实最早评弹就是茶馆文化,我们专职把这个当做事业来做,把传承苏州评弹跟大众消费相结合。”
开馆时自负盈亏,为了留住观众,吴亮莹一天唱十个小时,嗓子都哑了四次,“当时就我和刘老师两个人唱,一天唱十个小时,我坚持了一个半月,观众认可了,才能唱出自己的品牌。” 吴亮莹说,做生意自己是外行,不断在学习的同时,也慢慢调整专业的东西,保持自己的特色,也要考虑观众的需要。现在生意好了,馆里也有了十几人的演出团队。“琵琶语”评弹茶馆楼上楼下能同时容纳150个座位,一天有十多场演出,观众买张门票坐下来,一杯茶听场评弹演出,吸引粉丝慕名而来,节假日观众还在平江路上排起了长龙。
蔡琴“三顾”评弹馆促成跨界合作
2018年,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那就是著名歌手蔡琴。听评弹一次不过瘾,一来就是三次。她还写下“音韵驻苏州,缘谊结评弹,永难忘怀”的赞语,在蔡琴的牵线下,还有了2019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的携手合作。蔡琴重新翻唱《渡口》,并将这首极具现代音乐风格的经典歌曲加入古典元素、苏州评弹《钗头凤》。蔡琴说,“高的高,软的软,苏州话表达出来的味道,我觉得永远做不到。这种声音值得你花一点时间听一听,你会爱上它的。”
她告诉记者,特别欣慰的是,现在来馆里听评弹的好多都是年轻人,天南海北的有。“自驾来的,坐飞机特意来听你唱。你不接地气,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没有发展。”当下走市场路线,也“逼”他们想尽方法传承苏州评弹,并用各种方式让其流行起来,为年轻观众所认知。“我们要用全新的面貌,给到观众心里想要的东西,让年轻观众能够听到苏州评弹是什么样的。以自己的方式,做认为对的事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