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120岁,“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换“新”颜!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9-09 21:04:31

南京师范大学即将迎来120岁生日,9月9日,历时5年的南师大随园校区一期修缮工程正式竣工。当天,扬子晚报记者跨入随园的门扉,一睹这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的“新”颜,当建校伊始与百廿华诞交相呼应之际,这里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随园”

随园校区有 14 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目前有1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校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建筑群于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约120亩的保护区域内,有着14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形成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格局与西方近代校园空间格局相融合的校园空间,是中国近代校园规划的典范,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竣工仪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说,“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随园,让随园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据介绍,此次修缮于201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复,在省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修缮工程于2017年上半年启动,第一栋是中大楼,随后便是北大楼、礼堂、华夏馆、100号、400号、500号,共修缮加固7栋建筑;此外,学校还对田家炳楼、新大楼分别实施了修缮出新;对8号、9号、12号、15号、200号、300号、600号、700号、南大楼等9栋建筑按照规定进行了维护保养。同时,学校对整个随园校区的综合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了大力度的出新改造,包括了整个校区的地下管网和核心区路面出新工程等。

“修故如故”,华夏图书馆增加了更多可供师生体验的空间

“在修缮过程中,每一个建筑都尽可能恢复其原始面貌。”南师大基建处施工科科长王忻告诉记者,“修故如故”是此次修缮工作最基本的原则。

在随园校区,华夏图书馆承载着无数南师大人的书香记忆。建于1934年的华夏图书馆由美国著名设计师亨利 · 墨菲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夏图书馆是校园里唯一的图书馆,唐圭璋、孙望、徐复等文学大师曾在此留下足迹。

“华夏图书馆是一直‘活着’的图书馆,是国内少数的仍以图书馆身份服役的优秀文物保护建筑,所以,这次修缮工作的最大要点在于完整地保留、展现它作为图书馆建筑原本的使用功能。”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修复团队科学制定了方案,有效减少负荷,增加了更多可供师生体验的空间。

恢复吴贻芳校长办公室,今后将向学生开放

扬子晚报记者走进华夏图书馆,在一楼最靠南边的位置就是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的办公室了。南师大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胡滨跟记者说,华夏图书馆建成之后,吴贻芳校长基本上都在这一位置办公。“这里面积不大,桌椅简洁,可见吴贻芳校长的简朴。但随着图书馆工作的变迁,吴校长办公室的样貌已经见不到了。”

为了给师生们提供感受吴贻芳先生厚生精神的空间,学校对吴贻芳校长办公室进行了恢复。“我们找到金女大时期和吴校长接触较多的老教师,请他们回忆当时吴校长办公室的样貌,然后画出图纸,再去找到图书馆一直收藏着的金女大图书馆的家具,依照老教师的回忆把吴校长的办公室重新布置出来。”

胡滨还透露,这间校长办公室今后会向学校师生开放,师生通过预约后,可以在此进行阅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见习记者 顾茜敏

通讯员 钱耘 徐翎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