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 钱鸣高院士:矿工身安我心安
2022-09-23 15:39:20

据媒体报道,9月23日,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包括钱鸣高在内,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7位两院院士。

钱鸣高,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考入东北工学院采矿系,1954年在北京矿院攻读采矿工程采煤专业研究生,1957年留校执教。第11届岩层控制国际会议组织委员和执行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鸣高在苏州中学读高中时,迷恋上物理学,他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1950年,他考入东北工学院机械系。但当组织上号召他们学习采矿,“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国家需要能源,煤矿是最艰苦的行业,钱鸣高毫不犹豫地转到采矿系的地下开采专业。

他一面刻苦学习书本知识,一面利用节假日和同学们一起接触实际,深入煤矿考察,了解矿井生产状况和矿工们的井下生活情况。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差而出现的触目惊心的伤亡事故,令钱鸣高心胆俱裂。采煤工作面上,不时发生的顶板冒落事故,就像高悬在采煤工人头顶上的一把“利剑”,严重威胁着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要严格控制住这把“利剑”,必须铸造出坚硬的“盾牌”。

血气方刚的钱鸣高决心要成为这“盾牌”的铸造者。

井下矿工所处的工作环境,四周都被岩石层包围着,威胁最大的是上面覆盖着的岩石层,简称“上覆岩层”。只有搞清采场“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才有可能采取正确的有效的顶板管理和相应的支护技术。可是,由于采场“上覆岩层”是一堆乱七八糟已破断的岩块,它们互相咬合形成新的压力,使采场“上覆岩层”矿压规律如同云中龙踪,难以捉摸。

钱鸣高在苦苦地思考着。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对世界文明有卓越的贡献。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就具体记述了用立井开采和在井下进行支护和充填的情况。但令人叹息的是,此后,在这一领域中,中国人沉默了几百年:在众多的矿压理论假说中,见不到中国人的踪影。

钱鸣高心驰神往,他要奋起直追,填补这个空白。

1954年钱鸣高大学本科毕业后,接着考取了煤炭系统最高学府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采煤专业的研究生。

他决定首先致力于矿山压力的理论探索,并将煤矿生产的核心部分——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机理作为主攻方向,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顶板事故防治问题。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当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是空白,仅有的一点点资料,全部来自国外。这个问题也是国内外采矿界争论的焦点。

钱鸣高白手起家建立了矿压实验室,土法上马,自己动手设计井下观测用的仪器。他抱着自制的木测杆在阜新煤矿下井观测围岩移动量,亲身经历过冒顶的危险场面,取得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62年仅30岁的钱鸣高发表文章提出将采场“上覆岩层”视为大结构、采场支护视为小结构的采场科学论点,引起了学者们和实际工作者们的关注。

1980年,钱鸣高又提出了采场“上覆岩层”的力学结构模型,同时证明了煤层群反向开采的可能性。

1982年4月5日,在英国召开的国际岩层力学讨论会上,钱鸣高宣读了题为《长壁开采“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其在岩层控制中的应用》的论文,提出了“上覆岩层”断裂后各关键层可互相咬合而成“砌体梁”力学模型,并计算了其中的力学关系。

钱鸣高的论文一鸣惊人,获得与会科学家的交口赞誉。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国外专家称钱鸣高教授的观点为“钱氏理论”、“鸣高模型”,认为“鸣高模型”是“迄今以来解释采场矿山压力的最完善的力学模型”。

“砌体梁”理论被学术界所确认。

如果说以前钱教授的科学研究带有较多的理论色彩的话,那么,从1986年开始,他的科研已经和现场实践密不可分了。

虽然他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但他仍经常下矿井跑现场,观察、测量忙个不停。1987年5月在阳泉矿务局一矿搞科研,年过半百的钱教授拖着病体和课题组里几个小伙子一起到井下现场观测。突然他眼前一黑,失去知觉,摔倒在地,额头磕在煤堆上,煤灰煤屑沾了他一脸。钱教授右眼角下方留下一块灰斑,就是那次他磕倒在煤堆上,煤渣刺入没有得到及时清洗而形成的。

40多年来,钱鸣高教授一直从事采矿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系统全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有许多个值得骄傲的“第一”:1962年培养出我国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博士研究生;1984年被评为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在煤炭系统第一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由于钱鸣高教授在能源和采矿工程科技领域成就卓著,他荣获1994年能源大奖。1995年他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信忠 屈金星 等 据《丰碑脊梁 中国矿业风云60年》《科海星光》整理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