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吴江这十年”江苏作家画家大型写生创作采风活动在苏州吴江举行。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副会长柯江领队,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德清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征宇(笔名阿果),国家一级作家、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笔名雷雨),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杨玉贵,江苏省紫金书画院副院长杨宝树,仪征市文旅协会副会长、诗人汪向荣,池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征桦,江苏省紫金艺术书画院国画研究部副主任马玲一行艺术家在明媚的秋光中共同前往吴江区盛泽镇,开启了本次东方绸都采风行。
一根蚕丝连古今
盛泽镇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的中心地带,北依苏州,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之地,地势低平,湖泽密布,温润的气候和充沛的降雨使得盛泽尤其适宜水稻种植和蚕桑养殖。早在明清时期,盛泽就是丝绸织造和丝绸贸易的重镇,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作中国四大绸都,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
刚进入盛泽镇,我们就能看到大大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丝绸古镇”等与丝绸产业紧密相关的标语。在华佳集团,艺术家们看到了从一粒茧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华佳集团始建于1969年,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种桑、养蚕、缫丝、织造、服装、工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结构。华佳集团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华佳曾凭借着十万米无瑕疵生丝打开了国际奢侈品纺织原料供应大门。”令艺术家们印象尤为深刻的还在于丝绸产业在地方扶贫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华佳集团通过分配技术人员在云南、广西等地指导农民种桑养蚕,实现了让当地农民收入从每亩地1.5千元到每亩地8千元的飞跃。
早在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种桑养蚕、缫丝织造的技艺,但作为服饰面料的丝绸长期以来都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专属,宋锦就是其中一种。在宋锦品牌上久楷,艺术家们看到了大量光泽温润、色泽浓烈、纹饰繁复华美的宋锦,上久楷工作人员介绍到,宋锦始于宋代,是宋高宗为了满足宫廷服饰需求和书画装裱而大力推广的。在上久楷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来自魏晋、明清时期的锦缎残片,“即便是熟练工人,一天也顶多能织造两三公分的布料,也因此宋锦尤为珍贵。”在2014年,上久楷成为APCE会议领导人服饰面料供应商,也作为国礼出海,传统的宋锦纹样“江崖海水纹”“万字纹”等等都在现代服饰中灵活运用了起来,作家王征宇大为感慨:“中华传统文化之高雅尽显于此。”
专注于丝绸日用品和高定旗袍制作的品牌新旗艺则让我们看到了丝绸在日常生活中的千变万化,它可以是华美精致的婚服、优雅端庄的常服,也可以的时髦潮流的饰品、可爱萌动的摆件。在新旗艺,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手工制作丝绸胸针,这些胸针有的设计非常时髦,也有的以传统的莲花、银杏为图样设计,“除了传统的旗袍外,现在也开发了不少年轻款式的旗袍,还有不少年轻人专门来定制婚服呢。”新旗艺的工作人员介绍到。
两大企业强经济
2012年,盛泽镇作为全国首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开始了大步发展。十年间,盛泽镇的日新月异令人惊叹,在全国百强镇的榜单上,盛泽镇以绝对实力位列第七,恒力集团、盛虹集团两家盛泽本地企业还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如此强大、稳定的经济实力确实令人惊叹。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在2021年8月,恒力集团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67位。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家大型国际企业是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纺织厂起步的,走到如今的体量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心里很受震撼,从一个小企业走到现在营收七千亿的大企业,真是不容易。”作家王征桦感慨到,“我也很受震撼,感到很意外,难以想象一个江南小镇的纺织厂竟能走到如此规模。”作家王振羽表示。从制造技艺高精尖的FDY半光电子隔膜到深入日常生活的塑料袋、仿棉纱,这一趟称得上是大开眼界,也让艺术家们深刻感悟到了什么是“从一滴油到一匹布”。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是盛虹集团,在2021年入选了《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241位。在今年9月,盛虹集团入选了“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九名。盛虹集团成立于2006年,拥有先进材料研究院、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在探索新型能源材料、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纺织新材料等领域做出卓越成就,既有穿着舒适版型挺括还不起皱的记忆纤维面料,也有只有一根头发丝二百分之一的超细丝,“纺织硅谷”名不虚传。
在这里艺术家们为盛泽活跃而充满韧性的民营经济赞叹不已,这里是苏南模式的一个缩影,是这十年来苏州经济发展建设的代表,强大的实体经济激活一方经济活力,也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奔向美好生活。
三乡美景醉人心
一个地方的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怎么样?到乡村里走走看看便知道了。在这次吴江采风盛泽行中,艺术家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哎呀,这地方人活得可真舒服啊。”的确,这里的乡村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在黄家溪村,屋舍俨然,水荡清波,风景优美宜人。黄家溪村的工作人员小顾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她告诉我们黄家溪的湖中养了鲢鱼,村子会组织捕鱼节,把捕捞上来的鲢鱼分给村民们享用。
等秋季稻子金黄成熟了,还会组织孩子们下田体验割稻子。“我们在着力打造农业实践区,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自然体验。”黄家溪村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来,也是盛泽镇比较大的村子之一,历史记载建文帝曾四顾黄家溪,在2020年,黄家溪村入选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在流芳亭,画家们铺开画板开始绘制起宜人的风景,“眼前有景看不完。我想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画家柯军表示。
在桥南村徐家浜,艺术家们被淳朴热情的村民们打动。从村头走进没几步,大家就闻见了诱人的柴火灶饭菜的香气,一户人家的院前搭起了红色的棚子,几人正聚在一块烧饭,老乡告诉我们,他们在准备晚上的婚宴餐食。路边的枣子树上枣子已经开始成熟,老乡招呼艺术家们摘点枣子尝一尝,脆甜的枣子像是这儿的生活,朴素但有滋有味。“真好,真想多住几天,把这里的美景都画下来。”画家马玲说。
发达工业,美丽乡村,精彩盛泽。盛泽十年经济文化齐头并进,期待下一个十年美好再相遇。
出品:王文坚 戴丹
监制:石荣
策划:庾康 冯秋红
统筹:顾浩 单峰
摄影:刘莉
视频:胡楠
剪辑:胡楠
撰稿:沈昭
校对:李海慧